童子賢籲法規刪「非核家園」稱核電已獲6、7成文官支持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22日在三三會演講時,談台灣用電問題可靠核能發電解決,用電量將不會長期無止境提升。(記者胡經周/攝影)](https://pgw.worldjournal.com/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wj/realtime/2025/01/23/31364353.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q=75)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昨表示,核能對台灣企業未來發展相當重要,近期他推展「發展核電的必要性」,已獲得政府6、7成文官的支持;不過,現在的關鍵在立法院,就看立委何時提出相關法案,他也預計在過年後,結合台灣工商團體、外國商會,一起再向政府大聲用力建言。
三三會昨舉行1月例會,邀請童子賢以「台灣產業與國際局勢」為題演講。他說,台灣一年需要的電力將近3000億度,若一度電的價格增加1元(台幣,下同),一年的額外支出就是3000億元(約91.7億美元),但「太陽能、風力發電救不了地球暖化」,也無法改善台灣電力問題,相較之下,核能電廠占地極小,對地狹人稠的台灣至關重要,且核能廉價、經濟實惠,比起天然氣,一年有機會替台灣省下數千億元。
童子賢表示,觀察未來競爭力,人才、科技、算力、電力、製造基礎,都將決定國家的競爭力。科技會影響國力,電力也會影響國力,不論電動車、AI運算、晶片製造都需要穩定、經濟且不排碳的電力。相較於傳統的石化能源,唯有使用核電才可能降低碳排,而且生產電力可能是全球最大產業。
童子賢說,有人提出,太陽能發電可存進電池,但儲能電池只適合緊急備用,若全面採用太陽能發電,電價可能因此變成7元多;此外,太陽能發電要滿足全台發電,需要12個台北市大小的場地來放置太陽能設備,台灣根本沒有足夠土地可做光電。
童子賢也表示,在核能議題上,國內相關法規須重新修訂。第一,和環境有關的「氣候變遷因應法」明確列出「非核家園」字眼,官員依法行政,要啟動核能,最好法規能改掉「非核家園」字眼。
第二,「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條例」規定核子反應器運轉執照最長40年、之後要作廢。目前,瑞士、瑞典都已修改這項法規,建議台灣也必須要修改。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