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評論/繼卡管後 政客再一次踩斷大學脊梁

甫落幕的大學校長會議,可謂史上最不堪的一次。這原是教育界共聚一堂為高教困境謀求解方的年度盛事,卻遭賴政府官員強行架空成抗中保台擂台,更把大學校長當成小學生般訓話。繼七年前的「卡管」風暴,再次印證賴政府視學術自由與校園自治如草芥的態度,不僅從未得到教訓,還變本加厲。這正是目前台灣高教最迫切的危機。
台灣高教的困境,可說是內憂外患。在少子化下,許多私校面臨滅頂危機。過去十多年間,私校還能藉陸生來台就讀,填補台灣生源減少的缺口。更重要的是,這些嚮往台灣自由風氣與風土人情來台的陸生,不僅能促進兩岸青年交流,更是日後成為潛在「友台」力量的最佳種苗。然而,因蔡政府上台後兩岸關係不睦,對陸生有諸多歧視作為,導致陸方在疫情期間關上陸生來台取得學位的大門。如此短視,最後損失的是誰?
頂尖大學的挑戰,同樣艱鉅。在全球化競爭下,頂大面臨國際爭搶人才的挑戰。高教向來扮演拉動科研、人文探究等領域的火車頭,各國莫不積極尋求出路與變革。但台灣在不進則退下,根據最近的泰晤士報世界大學評比(THE),台灣早已跌出百名之外。
然而,高教生存與競爭力議題,顯非賴政府所關切。這次賴總統首次出席大學校長會議,看似重視高教,實則在趁機宣揚抗中保台,強調陸方對台文攻武嚇,要求校長注意兩岸交流風險。這種公然對大學校長進行政治指導的作法,公然踐踏過去連戒嚴時期的元首都不敢逾越的紅線。尤其陸委會主委邱垂正,這次現身大學校長會議,卻以「上級指導」之姿大肆「教育」大學校長如何「識讀中國」,甚至要提供「提升思辨能力」的教材,實荒謬至極。
不僅如此,教育部長鄭英耀當場宣布封殺三所隸屬中共統戰部的學校,要求台灣大學不可與其合作交流,也將不採認其學歷。其中入列的廣州暨南大學,作為大陸「雙一流」及「二一一」的重點建設高校,長期居廣東高校前列。在最新的世界大學排名中,台灣僅八所大學贏過暨南大學,它卻被賴政府當成野雞大學排除在外,無視該校目前仍有1500名台生就讀,學生權益被全然抹煞。
諷刺的是,教育部承認多所備受質疑的「波波學歷」,卻不採認廣州暨大學歷,這難道不是褊狹的政治意識形態作祟?
支撐大學競爭力與價值的脊梁,就是學術自由與大學自治。賴政府從總統以降,官員卻明目張膽地把大學踩在腳下,處處畫下紅線。國科會主委吳誠文更在會上痛批,台灣多年來出不了本土諾貝爾獎得主,「真是丟臉」,要求各大學檢討。然而,學術研究要能獲致尖端突破,最重要的就是一個自由不受限的環境。賴政府的作法,卻是給大學戴上手鐐腳銬,所有作為都讓台灣離諾獎愈來愈遠。
歷史上,有許多人學術見解不見容於當道或違反群體價值觀,因而遭到迫害;最後,是由後世還他們公道。今天自詡為「民主聯盟」成員的台灣,若公然為學術研究畫下紅線,難道不覺可恥?賴政府這種對抗姿態,也讓大學期盼大陸「學位生」來台的希望落空。這場被政客喧賓奪主的會議,非但未能為大學解決問題,反使它們困境加深。
2018年爆發的卡管風波,當時蔡政府粗暴干預台大校長遴選,是侵害大學自治的醜陋案例。當時的行政院長,正是現在的賴總統。遺憾的是,這樣「當眾施暴」學術與校園的事件,竟再次在國人面前活生生上演。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