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評論/台電月虧百億 總統府卻在關燈省幾萬元電費

台電最近公布最新成本結構,1月單月即虧損97億元(台幣,下同,約2億9558萬美元),此舉顯在為下月的電價調漲預為鋪陳。同一天,總統府實施「節能新措施」,日落後開啟最低光源模式,午夜完全熄燈。兩相對照,呈現出一幅荒謬景象。台電月虧百億,賴總統不設法調整能源政策,卻只想以「關燈」方式節省數萬元電費,這是在展現什麼治國思維?
由於物價和電費節節高升,為了怕入不敷出,所以要想方設法節約用電,或換上節能燈泡,這是尋常小民的應對之計。但政府稅收年年超徵,今年更超徵5000億元;若賴總統心裡也只想著「節省電費」,這根本是「明察秋毫而不見輿薪」,本末倒置了!如果是想藉此展示自己的儉約美德,凸顯自己心細如絲,這美德也未免太過矯情。
賴總統該做的是什麼呢?其一,如果真的心繫民間疾苦,那就不該連年調漲電價,讓百姓不斷承受生活的壓力。其二,如果覺得台電的虧損不應該再繼續下去,那麼就應該攤開所有成本結構,邀集學者專家好好檢討轉虧為盈之道,而不是一味將不當成本往下轉嫁。其三,如果明明知道核電成本更低、碳排更少,也是全球的能源新趨勢,那就該研究如何重啟核電,或讓目前安全運作中的核電廠繼續運轉。如此作法,至少可立即降低台電的虧損,也舒緩調漲電價的壓力。
上述的途徑,如果賴總統哪一條路都不走,卻只會要求總統府關燈以節約電費,那跟一般市井小民有何兩樣?那麼,人們選舉他擔任國家元首,希望他能從總統的高位思考大政,豈非完全白費?
遺憾的是,賴清德就任總統至今已10個月,他不僅在能源政策上交了白卷,在兩岸關係上則更顯退縮,在經濟、教育、社福、少子化議題上均無建樹。台積電被迫擴大赴美投資,政府也只是眼睜睜看著護國神山重心西移,束手無策。與此同時,賴政府一味忙著覆議、釋憲,與立法院鬥法;忙著大罷免,與在野黨對抗。這樣的政府,到底想向民眾證明什麼能力?
回到台電虧損的議題。蔡政府時代,利用「非核家園」的道德化訴求,徹底改變了台灣的能源結構;如今證明這套方案錯誤百出,難以為繼。台電從過去的國營事業「金雞母」,變成如今虧損累累的可憐蟲,完全是被蔡英文的錯誤能源政策壓榨所致。民眾原本希望,賴清德能對錯誤的政策作出修正與改善,但賴清德卻抱殘守缺,毫無改革的意志。蔡英文的錯誤,在於過度敵視核能,又選擇了昂貴的風電、光電及天然氣作為替代品,導致發電成本節節攀高,而供電效能卻不如預期。這些問題若不從源頭逐一解決,民進黨只會繼續債留子孫,編再多的預算補貼,也救不了台電。
賴清德還必須知道的是:台電最深層的虧損奧祕是「高價買電」,用極高的價格向民間電廠買電,再用低價賣出。任何企業,如果死守「買高賣低」的原則,怎麼會不虧本倒店?在蔡政府錯誤政策下,卻創造出這樣的另類「經濟奇蹟」:民間電廠以保證價格高價賣給台電,公營事業的台電則被經濟部掐著脖子硬吞。在「電業自由化」的原則下,台電原應在明年拆分成發電、輸配電、售電三家公司;但蔡政府眼見情勢不對,搶在去年下台前幾天由行政院拍板,取消台電的分割計畫。電業自由化到頭來一場空,悉數化為台電深不見底的虧損噩夢。
總統府夜間熄燈,是一場乏味的演出。人們更想看到的,是賴清德拿出新的能源解方,但他的改革勇氣在哪?(轉載自聯合報社論)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