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勞部將修法 「育嬰津貼」雙親領滿半年擬再多1個月

婦女節將至,勞動部昨預告今年將修正「就業保險法」,讓領滿6個月育嬰留職停薪的雙親,再各自多領1個月育嬰留停津貼,盼藉此提高男性參與育兒意願,初估每年約2.1萬人受惠。
不過托育及就業政策催生聯盟提醒,僅延長多領1個月津貼,效果恐怕有限,要成功吸引爸爸請育嬰假的兩個要件,薪資替代率要夠高,另一個就是請假單位彈性化,例如可每天請兩個小時,也可請1個月等。
為營造友善育兒的職場環境,勞動部自2021年7月提高育嬰留停津貼,以就業保險支應六成的投保薪資,再以公務預算加給兩成薪資補貼,等於勞工可領到八成投保薪資作為育嬰停留津貼。
據勞動部統計,去年請領育嬰留停津貼及薪資補貼者9.3萬多人,其中男性請領比率由2021年的19.99%,提升至27.01%,成長35%,核付143億8718萬餘元(台幣,下同,約4.3億美元)。
根據現行規定,育嬰留停最多可請兩年,其中前6個月可請領育嬰留職停薪津貼。勞動部政次李健鴻說,勞動部今年預計修正「就業保險法」,若雙親都領滿6個月育嬰留職津貼,能再各自多領1個月,以減輕育嬰留停期間的經濟負擔,讓分擔家務更平等。
勞動部勞動保險司長陳美女說明,以前年為例,雙親領滿6個月育嬰津貼有1萬543人,若雙親多領1個月,推估將有2.1萬人受惠,就業保險基金一年增加支出約4.5億元(約1371萬美元),薪資補貼的公務預算則增加約1.5億元(約457萬美元)。新措施每增加一成的請領人數,推估每年增加支出6000萬元(約182萬美元)。
托育及就業政策催生聯盟召集人王兆慶說,支持這項措施,但恐怕實際效果不太樂觀,過去也有歐洲國家實施類似政策,提供男性多一點天數或津貼,但都無法顯著提高男性申請比率。
他舉例,瑞典男性請育嬰留停比率高達八成,主因在於彈性化,爸爸可每天請兩個小時,也可請一個月,可見要提高男性申請育嬰留職停薪,請假單位應彈性化。此外,男性請育嬰留停面臨職場、家庭的雙重壓力,且在台灣性別薪資差距未改善,男性薪資仍相對高的情況下,要男性肯請育嬰假,薪資替代率也是重要的經濟考量。
而勞動部去年5月推動的「彈性育嬰留職停薪」試辦計畫,開放以「日」為最小申請單位,參與試辦的89家公、私部門,僅24家申請,申請人數182人,申請天數以3天為多。李健鴻說,目前正在通盤檢討家庭照顧相關政策,將以不修法為前提,朝更彈性化規畫。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