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警政署首波打詐 10天抓3992人 返還50被害人2481萬元

警政署昨公布今年首波全國同步打詐成果,全國警方10天內查獲詐團633團、犯嫌3992人,其中481人羈押;此波專案重點掃蕩非法幣商,共查獲虛幣洗錢125件、幣商149人,凍結價值1.5億元(台幣,下同,約456萬美元)虛幣。
刑事局表示,虛擬貨幣是詐團主要洗錢管道,詐團車手、水房人員及提供帳戶人頭,常自稱幣商欲脫罪。洗錢防制法第6條去年修正,未完成洗錢防制、服務能量登記或登錄,不得提供虛擬資產服務。警方也與境外泰達幣公司合作,去年凍結價值102億元(約3.1億美元)泰達幣,另與境內交易所合作,今年已返還50名被害人2481萬元(約75.5萬美元)。
詐欺危害防制條例去年立法,針對金融機構及虛擬資產業者,有第8條「防詐作為」、9條「通報機制」、10條「聯防機制」、11條「款項返還」及12條「避風港條款」,業者執行防詐措施致生損害於客戶或第三人,免負賠償責任。
刑事局表示,虛幣交易所、幣商若發現有詐團疑利用管道洗錢,可直接向警方檢舉;今年1月就有虛幣交易所向刑事局通報疑涉案帳戶,詐團隔月到派出所提告業者侵占,但警方查出確是人頭戶,匯入詐騙贓款72萬元(約2.1萬美元)。
警政署今年首波全國打詐1月8日至17日執行,同步掃蕩地下錢莊及查緝虛擬資產洗錢,共查扣不法利得9億7143萬元(約2959萬美元),含查扣現金3億8383萬元(約1169萬美元)及凍結虛幣1億5650萬元(約476萬美元)。
行政院打擊詐欺指揮中心指揮官、內政部次長馬士元說,今年1、2月詐欺案件數及財損下降,還是不滿意;國人對反詐要求很高,政府會跨單位、跨專業精進。
刑事局統計,今年1月受理詐欺案1萬5350件、財損92.4億元,相較去年9至12月平均每月詐欺案2萬3000多件、財損105億元,呈下降趨勢。官警認為,農曆春節期間詐團、銀行均休息,民眾較少受騙及報案,為每年詐欺案量低點,打詐是否展現成效待觀察。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