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電價合理化 打平發電成本 台電董座喊漲6%

經濟部月底將召開電價審議會。台電董事長曾文生19日表示,盼電價結構合理化,尤其民生電價不僅遠低於南韓,住宅330度以下用電還低於20年前;若要打平發電成本,電價平均要漲約6%,這並不包含合理利潤。
據分析,就台灣與南韓電力結構比較,顯示台灣住宅電價有調整空間。過去幾波電價調整集中工業電價,台電盼電價結構合理化,指的是調整民生住宅電價。不過曾文生坦言,調整民生電價對物價有直接衝擊,最後將由電價審議會整體評估。
曾文生表示,台電2022年至2024年已承擔政策任務,吸收通膨衝擊,穩定經濟,就應由國家稅收共同承擔。任何透過預算程序撥補,包括2024年追加預算、或2025年追加預算、離島建設條例等,都應撥補台電。至於電價調整,他表示大方向是希望電價結構合理化。
他指出,南韓電力公社是參考對象。2024年台灣住宅電每度2.77元,韓電為3.98元;台灣工業電價是4.27元,韓電為4.98元。他還提及,台灣目前住宅及小商家330度以下用電單價已低於2004年。
他表示,若要打平台電發電成本,電價平均要漲約6%,這並不包含合理利潤。台電預估2025年虧損465億元,今年若燃料價格再下降,有機會虧損再縮小。目前台電預測2025年平均每公噸煤價為120至130美元,氣價為每度新台幣15.4元。
電價審議委員會預計下周開會,電價上漲恐成定局;外界質疑去年以來燃料價格已下跌,電價為何仍有上漲壓力?曾文生表示,原因在於之前電價沒有跟著燃料價格上漲,以核電來批評台電財務狀況,過度誇張影響;而國民黨「下令封殺台電撥補,理由是核電不運轉,這有公道嗎?」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