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水、太極對招」台南國家美術館首展同台

台灣首座近現代美術館、第二座國家級美術館—台南國家美術館(南國美)籌備處,昨舉行揭牌典禮,並同步展出「福爾摩沙時代—台灣近現代美術的知識啟蒙」,第一階段展出1950年前出生的158位藝術家、逾200件作品,其中包括甫從東京返台的國寶「甘露水」、雕塑大師朱銘「太極對招」等。
文化部長李遠、台南市長黃偉哲、台南市美術館新任董事長游文玫昨出席揭牌典禮。李遠表示,南國美收藏的作品年代主軸為1895年到1960年,包含日本來台後的前輩藝術家作品、國民政府來台後,渡海來台的藝術家作品。它展現的是台灣漫長歷史中一段最純粹的創作空間,兩邊的藝術家相遇「互相對話,而不是對立」。
文化部次長王時思則說,南國美是台灣第一個用主題和斷代定義自己的館,希望用藝術向世界說明「台灣人的樣子」。
文化部指出,經多次諮詢協調,決定由台南市政府無償撥用台南市立美術館2館成為台南國家美術館所在地,並以近現代台灣美術主題作為常設展覽。
南國美首展為福爾摩沙時代展,將分三階段展出。策展人白適銘表示,一直期待台灣有像羅浮宮那樣的斷代美術館,因此雕塑家黃土水的「甘露水」就以羅浮宮展示「勝利女神」的手法展示。
此展也有像「甘露水」一樣,消失多年重新出土的作品。前輩畫家盧雲生1967年任職靜修女中時,曾受託畫一幅膠彩畫「漁樵耕讀樂堯天」,送給羅馬修道院。白適銘看到歷史紀錄卻找不到此畫。他聯絡家屬根據史料千里尋畫,終於在西班牙失而復得,修復後首次在「福爾摩沙時代」亮相。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