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范斯承認關稅可能帶來短期痛苦 堅稱美需重大改變

史指暴跌4.84% 道指崩逾1600點 那指創5年最大單日跌幅

父母預立遺囑 可防子女分產訴訟紛爭

聽新聞
test
0:00 /0:00
律師蘇家宏表示,常見父母身後沒有留下遺囑,孩子要爭產,付出極高代價。(記者曾吉松/攝影)
律師蘇家宏表示,常見父母身後沒有留下遺囑,孩子要爭產,付出極高代價。(記者曾吉松/攝影)

恩典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蘇家宏指出,事務所處理的手足紛爭,多來自於爭產。最常見的例子是,父母身後沒有留下遺囑,孩子要分財產,為了「公平」,付上極高代價。

例如父母留下房子、黃金與股票給三個子女,若可做到其中一人使用房子,另兩個人拿黃金、股票,再補一些錢;可以協商,是最好的狀況。實情是,每個人對「房子價值多少」想法不同,拿房子者希望把價格估低一點,其他人希望價值高一點,可多換點錢,光這就吵翻天。沒共識只好訴訟,法官也無法做到真正公平,除非把房子、黃金和股票變賣,價金平分。

「這是真的公平嗎?」蘇家宏苦笑,變賣價錢不一定好,還得支付稅金、法院拍賣的程序費用、訴訟費用;光是程序就耗費許多資源。

蘇家宏建議的解方是預立遺囑,父母親生前就自主決定財產的分配方式,適得其所做好安排,避免子女為了追求「數字上的公平」產生紛爭。

另一個常見的狀況是,處理遺產時,因缺乏對法律的認識而犯下錯誤。

例如當事人在母親過世後需要喪葬費,或母親生前交代,一過世去把她銀行的存款提出,他就照媽媽意思去提。手足知道後大為不滿。當事人解釋,錢是媽媽說要給他的,而且他曾代墊媽媽的醫藥費、生活花用。於是手足去查媽媽的銀行存款—子女作為繼承人,在父母親過世後有權查詢父母親的銀行存款—翻看媽媽所有帳目,可能發現錢少了,房子還賣掉了。

除了遺產衍生的民事糾紛,還可能有偷竊、侵占、偽造文書等刑事責任,當事人就被手足告。蘇家宏補充說明,生前財產移轉應謹慎,尤其是父母身體狀況不佳、意識不清下,更易引發質疑。他建議重要財產移轉時,要有律師見證或進行公證。

他強調,平安比公平更重要,善用法律處理家庭事務,可以避險,達到家庭的平安和諧。

拍賣

上一則

北一女校友致校長公開信:區桂芝綁架校譽、擴大惡意

下一則

親情金錢漏洞 理財作家李雅雯:拒情勒,建財務界線

超人氣

更多 >

世界新聞網為提供更佳的網站體驗,採cookies分析。如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
更多cookies、隱私權聲明可參考我們的「 隱私權與條款more > Worldjournal.com use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on our site. By using this site,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To find out more, read our update privacy policy.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