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海嘯 勞團籲「禁裁員條款」 勞動部長:企業仍要合法合規

美國今啟動對等關稅,將對台灣加徵32%關稅,產業哀鴻遍野,水五金、扣件等產業首當其衝,外界也憂慮將引發失業潮。對於勞團要求「禁止裁員條款」,避免企業左手拿補助、右手解雇勞,勞動部長洪申翰受訪時說,即便企業受關稅衝擊,仍必須合法合規。
勞動部今於立院社福及衛環委員會進行「勞動部所屬基金違規使用如何追回及究責」專題報告。洪申翰會前受訪談及關稅衝擊,他說,勞動部目前規畫150億元台幣的勞工支持方案經費,希望在職勞工不會因此被解僱或掉出勞動市場,失業勞工責不會因就業機會緊縮而難以重返職場,勞動部也會滾動檢討,必要時再增加經費。
對於彰化伸仁紡織傳將大幅縮編,裁員比例高達三分之二,洪申翰說,據初步了解,目前還未獲得通報大量資遣的相關訊息,後續會密切關切,對於機械、水五金、扣件業等高衝擊產業都會聯繫,這段時間也已經陸續與相關產業的工協會聯繫,掌握產業狀況、企業用人需求,愈早掌握訊息,勞動部就能愈快提出因應、協助資源。
有關勞團呼籲應設立「禁止裁員條款」,規範申請政府補助的企業不得有資遣、裁員、違法解雇等情事,亦不得違法實施無薪假,洪申翰說,即便企業受關稅衝擊,也必須合法合規,勞動部會避免企業濫用減班休息,相關補助方案這部分都會注意。
至於勞動市場的衝擊評估何時出爐?洪申翰說,勞動市場的衝擊來自於產業端衝擊,目前美方仍持續丟出豁免條款等新做法,若要做具體量化評估,端看美方規定為何,無論是量化評估或直接的企業訪視,勞動部都在進行當中。台灣要很切實來看實質衝擊,好比失業、減班休息就是不一樣的狀況,勞動部會建立各種衝擊回報的網絡機制。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