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川普將簽行政命令 減輕進口汽車及零件關稅衝擊

無證客使用假名假證件 卻因社群網站照片露餡被捕

醫院個別總額 台大憂「灰犀牛效應」已有大醫院限看診額

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表示,醫院總額有如「灰犀牛效應」,為顯而易見且發生率高,卻常被忽視的寄存威脅,更是台大醫院今年最大挑戰。(記者林琮恩/攝影)
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表示,醫院總額有如「灰犀牛效應」,為顯而易見且發生率高,卻常被忽視的寄存威脅,更是台大醫院今年最大挑戰。(記者林琮恩/攝影)

台灣健保個別醫院總額於4月1日上路,不少醫院院長對內信心喊話,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將此新制比喻為「灰犀牛效應」,但只能「知其不可而為之」。成大醫院院長李經維強調,接二連三的試煉、考驗,「不免讓我們有些困惑、不安、甚至質疑我們該何去何從?」感謝同仁共體時艱。

健保署實施「個別醫院前瞻式預算分區共管試辦計畫」,全國各區陸續實施,台北區於第二季上路,各大醫院均有其個別總額,醫學中心門診占比需低於55%,門診成長率如超標,給付將被打折,甚至不予給付。盼藉此落實分級醫療。

台北區某醫學中心高層說,小總額制度讓每家醫院必須斤斤計較醫療服務量,但為了墊高明年總額基準,即使沒賺錢,也必須精準地衝量,達到最大效益。如果遵守遊戲規則,自家小總額成長有限,幾年後,「大」醫學中心就可能變成「小」醫學中心。

為了因應新制,外傳台大醫院祭出「門診績效制」,收治愈多門診病人,醫師績效就愈差,每診如超過百人,績效歸零。不過台大醫務秘書陳彥元表示,院方去年訂出規定,醫師門診病人看得愈多,績效與診察費就會被打折,並非為了小總額才推出的措施,

三總醫師私下表示,最近院內宣導「以重症為主」,將病情穩定的輕症患者下轉至基層院所等。馬偕醫院採相同作法,情況穩定的慢性病下轉,但如果輕症病人前來掛號,即便「斷頭」也得要看,不會把病人趕走。

為因應此新制,吳明賢發布院內信函,將醫院總額比喻為「灰犀牛效應」,這是今年最大挑戰。但為了分級醫療及國家健保永續經營,「知其不可而為之」,台大救死扶傷核心目標不變,但作法上「無法以不變應萬變」。

多名台大醫師表示,院方作法「已算仁慈」,尚未祭出任何強制措施,也未要求醫師改變看診模式。但令人擔心的是,已有大型醫院實施限號,未來病人恐將湧向台大醫院,人數一多,恐導致「斷頭」,損及醫院營收。為此,台大醫院也啟動監控機制,嚴密觀察到院的重症病人是否因其他大醫院拒收,最後才至台大就醫。

成大醫院早已執行個別總額,理應經驗豐富,但李經維日前發布院內公開信提及,為因應人力供需壓力,實施諸多改善措施,其中「啟動臨床作業容量的調整,讓辛勞單位輪流休養生息」,這需兼顧「民眾需求、社會期待,暨財務承受力」。

健保

上一則

夾娃娃機店演活春宮 監視器全都錄 衝動男挨罰2000元

下一則

綠營共諜案越演越烈 朱立倫批無恥 黃國昌轟吳釗燮下台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

世界新聞網為提供更佳的網站體驗,採cookies分析。如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
更多cookies、隱私權聲明可參考我們的「 隱私權與條款more > Worldjournal.com use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on our site. By using this site,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To find out more, read our update privacy policy.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