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酒、毒駕累犯彩色海報貼鄰里 盼以羞恥心、人情阻再犯

台北市府對酒駕、毒駕者出新招,酒、毒駕及拒測累犯三次以上的市民,不僅在網站公告姓名,還將照片放大七倍、並彩色列印成防水海報,張貼在鄰里及派出所公布欄,盼用民眾羞恥心加強嚇阻效果。
幾名北市議員原則支持這項作法,也進一步建議要貼在累犯者居住鄰里和戶籍地,利用羞恥心和人情壓力嚇阻再犯。
新北市裁決處長李忠台表示,將視北市實施情況,再檢討研議是否跟進。因酒駕違規屬行為地管轄,市民於外縣市酒駕累犯,無法於戶籍地網站查詢,曾建議中央主管機關建立全國共通性酒駕累犯查詢平台,但迄今尚未建置。
2022年3月31日酒駕新法施行,北市交通局交通事件裁決所統計,前年入案人數1萬330件,自公布累犯政策實施後,去年降到8572件,盼新政策實施能進一步利用民眾羞恥心加強嚇阻效果。
北市裁決所違規裁罰課代課長王詩媛說,去年12月北市公告酒、毒駕累犯共53名,其中酒駕累犯兩次32名、一次酒駕一次毒駕1名,酒駕三次11名、四次2名、七次1名,酒駕拒測兩次3名;毒駕累犯兩次1名、三次2名。
迄去年12月,北市累犯三次以上酒毒駕有16名,3名設籍北市印製海報發送張貼,根據資料,包括毒駕三次的林克峰和酒駕三次的陳孝濂、陳健宏;新北市公布酒駕三次以上共321人;酒駕以鄭龍昇七次最多。
台北市議員陳怡君認為,政府過去手段太軟弱,網路揭露照片常失真或年代久遠,難達到遏止效果,應貼在累犯者住處或戶籍地,家屬也有責任,她會持續追蹤成效。
議員李明賢認為,照片嚇阻治標不治本,「如果照片放大七倍沒有用,以後是不是變成20倍?」或許要從教育等方式著手;議員徐弘庭建議市府應加強宣導「宿醉不開車」。
但台北市福星里長李黃玉根認為,張貼海報效果很難講,「酒駕的人要喝就是會喝、沒在怕,只有刑度調高或許才有用」,目前先試辦看成效。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