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乳標示未定 台酪農揚言上街:非國產不能有「鮮」字

紐西蘭牛乳今年起零關稅進口,但進口乳能否標示「鮮乳」爭議至今未解,再研議等理由引發酪農強烈不滿,憂心國產鮮乳失去競爭力,揚言不排除上街抗議。食藥署代理署長林金富表示,預告期間所獲意見分歧,將取得共識再辦理後續事宜。
衛福部食藥署去年6月預告,保存期限超過30天乳品可標示為「延長保存期限鮮乳」、「長效鮮乳」或「ESL(延長效期)鮮乳」,該草案預定今年7月生效。
中華民國乳業協會理事長、台灣大學動物科學系特聘教授徐濟泰表示,食藥署去年原本要採用長效鮮乳做法的預告,沒想到各界反彈會這麼大,食藥署在跨部門會議提到,若如實標示恐導致貿易障礙,但在國際上本來就會把鮮乳、ESL乳和保久乳等分類標示,台灣如實標示只是按照國際規範來做,何來貿易障礙的說法?
中華民國酪農協會理事李恂潭指出,台灣幾10年下來,鮮乳指的就是保存期限14天左右的國產牛乳,酪農對進口乳標示為鮮乳的反應會這麼大,就是要避免消費者混淆,在國際貿易規範下當然不反對進口,但不能因為標示而影響到台灣酪農產業,零關稅乳品都進口一個多月了,食藥署始終稱「再研議」,已經有酪農受不了建議要上街抗議。
農業部畜牧司長李宜謙表示,農業部的立場與酪農產業一致,希望針對保存期限超過15天的進口乳品,都應要求標示長效乳或延長保存期限乳,不應有鮮字,這樣的堅持一直都沒有改變。
林金富指出,他們是依農業部建議方案的甲案文字,增訂草案品名標示,近來已多次函請農業部提供「以30日(或15日)區分鮮乳、ESL乳」方案等科學依據,後續將邀集相關部會及專家學者共同召開會議討論取得共識,再辦理後續事宜。
至於有酪農及學者憂心,今年起紐西蘭牛乳零關稅進口,將使國產鮮乳失去市場競爭力,不排除上街抗議。林金富說,衛福部與農業部共同自今年1月起推動「連鎖飲料業者試辦計畫」,鼓勵業者標示現調飲料所使用的液態乳製品種類及產地,以正面推廣國產鮮乳。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