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女網購美容針 賣家到府注射後「肉毒桿菌中毒」插管

一名40多歲女性,網購肉毒桿菌美容針,賣家到府於臉頰、額頭注射針劑,不料引發肌肉無力、全身倦怠、呼吸困難等症狀,緊急就醫,插管、使用呼吸器治療,被確診為今年首起醫源性肉毒桿菌中毒案例,最後自費20多萬(台幣,下同,約6100美元)使用抗毒素,才救回一命。
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該名個案於施打針劑後三天,出現吞嚥困難、唾液分泌障礙、眼瞼下垂、肌肉無力等症狀,就醫治療效果不佳。血清、糞便檢驗報告均為陰性,但因採檢時間距注射肉毒桿菌毒素時間已超過一周,而症狀符合肉毒桿菌中毒臨床表現,研判為極可能病例。
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表示,一般肉毒桿菌中毒事件以食用遭肉毒桿菌毒素汙染的食物居多,醫源性肉毒桿菌中毒則與醫美相關,使用來源不明的肉毒桿菌毒素,國內自2019年以來累計8例中毒案例,其中5例屬非法使用。因抗毒素昂貴,目前僅庫存4人分,今年將再採購12人分。
醫源性肉毒桿菌中毒往往發生在注射肉毒桿菌毒素後數小時、數日或數周發病,症狀為嘔吐、眼瞼下垂、顏面神經麻痺等,可能惡化為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食藥署副署長王德原指出,目前核發7張肉毒桿菌毒素藥品許可證,皆為醫師處方藥品,如未經核准而擅自輸入,違反「藥事法」,可處10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1億元(約307.6萬美元)以下罰金;若明知為禁藥,而販賣或意圖販賣而陳列者,涉違反「藥事法」,可處7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5000萬元(約153.8萬美元)以下罰金。
羅一鈞表示,此案賣家涉及觸犯藥事法等,衛生局已著手蒐集事證。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