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馬克宏稱普亭食人魔 俄前總統反嗆「無腦的高盧公雞」

挖角大戰喊卡 Meta凍結AI人才招募 投資人憂泡沫風險

波蘭導演人工智慧拍片 展現普亭真實與虛構情節

聽新聞
test
0:00 /0:00
波蘭導演維加新作《普亭》。(IMDb)
波蘭導演維加新作《普亭》。(IMDb)

波蘭導演維加的最新作品《普亭》1月10日首映,這部影片以人工智慧技術重現俄羅斯總統普亭的形象,結合真實事件與虛構情節,演出普亭權力之路及其內心恐懼。影片引發人工智慧應用關注,也挑戰觀眾對普亭的既定印象。

根據波蘭選舉日報(Gazeta Wyborcza)報導,《普亭》(Putin)是維加的第一部英語電影,耗資1500萬美元,將在全球64個國家上映。影片結合了波蘭演員索巴拉(Sławomir Sobala)的表演和人工智慧技術,真實再現普亭的面孔和肢體語言。

索巴拉花費兩年時間模仿普亭的舉止,而人工智慧則在螢幕上將普亭的面容與其表演融合,呈現出令人震撼的效果。

影片以普亭的童年、政治生涯及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的過程為背景,描繪了他作為一個無情、渴望權力的領導人。然而,導演維加(Patryk Vega)表示,他的目的是揭示普亭內心的軟弱和恐懼。在電影預告片中,普亭甚至被描繪成穿著尿布坐在地板上的形象,維加解釋:「每個人都害怕普亭,但在我的電影中,他是一個害怕死亡的人。我想讓觀眾看到,這隻老虎同樣害怕。」

影片對人工智慧的運用是創新之舉,但同時也引發了爭議。一些評論家讚揚其技術突破,另一些人則批評影片過於依賴誇張的比喻,並質疑其道德意涵。維加對此回應表示,普亭是一個被指控犯有戰爭罪的人,這樣的社會道德讓我有理由製作這部電影。

導演還透露,影片在製作過程中吸引了俄羅斯情報人員的注意。據稱,這些情報人員假冒美國買家,試圖以20萬美元購買劇本,但被維加轉交給波蘭情報機構後,即停止聯絡。

《普亭》以其獨特的視角和技術手段重新定義了政治傳記電影的可能性。無論是對普亭個人形象的剖析,還是人工智慧技術的創新運用,都使這部影片成為影壇討論的焦點。

維加希望透過這部作品,讓觀眾看見權力背後的脆弱,並進一步反思當代政治領袖的真實面貌。

普亭 人工智慧

上一則

LA野火肆虐 潔美李寇蒂斯豪氣捐百萬 比利克里斯托家沒了

下一則

洛杉磯豪宅燒毀 梅爾吉勃遜痛批紐森:稅金都花在髮膠上

超人氣

更多 >

世界新聞網為提供更佳的網站體驗,採cookies分析。如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
更多cookies、隱私權聲明可參考我們的「 隱私權與條款more > Worldjournal.com use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on our site. By using this site,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To find out more, read our update privacy policy.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