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紐約就業市場冷冷清清 這些行業華人很有感

多名南加華人中招 Line帳號被騙徒一招拿走

冬季保暖護心血管 把握起床、出門前後關鍵時機

聽新聞
test
0:00 /0:00
醫師提醒,冬天要做好保暖護心措施,降低心血管疾病發作的風險;示意圖。(圖/123RF)
醫師提醒,冬天要做好保暖護心措施,降低心血管疾病發作的風險;示意圖。(圖/123RF)

冬天低溫不容小覷,對於心臟血管疾病、慢性病患以及年長者來說,易使血壓升高、加速病情惡化。護理師提醒,要做足保暖工作,尤其是頭部、脖子、手腳末梢部位。

台灣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護理師譚敦慈表示,冬天受到輻射冷卻效應,入夜後到日出的溫度都偏低,民眾睡覺前,可先備妥保暖衣物在床邊,半夜上廁所或是早上起床時,添加衣物保暖再下床,許多意外都是身體還沒溫暖,造成血管急速收縮,易引發心肌梗塞或急性腦中風

譚敦慈說,身體的保暖首重頭部、脖子以及四肢末梢,建議出門時要配戴帽子、圍巾、手套、長襪。衣裝則以「洋蔥式穿法」為原則,衛生衣或發熱衣打底;中層為襯衫或毛衣;最外層穿羽絨衣或風衣外套,至少三層。長輩要避開厚重的材質,或是過長的衣褲,避免行進間跌倒。

劇烈降溫容易對心血管健康造成危害,三高、心血管疾病患者及高齡長者等高風險族群,應更加謹慎防範低溫。台灣國健署署長吳昭軍提醒,冬季保暖護心有三大關鍵時機,分別是起床、出門、進門,這些時間點會受到溫差影響,要特別加強禦寒工作。

1.起床時:寒冷的清晨剛離開被窩,要提前準備好保暖衣物;起床後,先輕微活動四肢讓身體暖和起來,再慢慢坐起,穿上保暖衣物,扶著床邊穩步行走。記住「慢、熱、起、穿、行」口訣,避免過於急促,引發身體不適。

2.出門前:根據天氣變化適時增添衣物,內層選擇較貼身的長袖衣物,外層選擇尺寸適中且防水、防風的外套,不僅保暖,還能保持靈活活動,讓身體更舒適。

3.進門後:從寒冷戶外進到室內,應讓身體逐步回暖,再洗熱水澡,避免溫差過大引發血管擴張,特別是血管彈性差或心血管疾病患者。洗完澡避免立刻進入較低溫環境,溫差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低溫 心血管疾病 中風

上一則

嬰幼兒常雙腿蜷縮莫名反覆哭鬧又正常 醫籲快送醫防嚴重腸套疊

下一則

青春痘長大就好了? 19歲男大生滿臉痘痘就醫找回面子

➤➤➤世界新聞網全新推出「消費頻道」,提供好吃、好玩、好買的實用消費資訊,以及最新個人退休、理財、保險等省錢妙方,還有增進家居生活品質的最新情報。每天關注「消費頻道」,天天有新鮮事!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

世界新聞網為提供更佳的網站體驗,採cookies分析。如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
更多cookies、隱私權聲明可參考我們的「 隱私權與條款more > Worldjournal.com use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on our site. By using this site,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To find out more, read our update privacy policy.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