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TikTok出售期限逼近 川普:會在4月5日前敲定

德州清潔工向女員工「水瓶撒尿」 致13人染皰疹 遭判6年

手冰冷痠麻非小事 男求助部桃診斷出罕見高安氏動脈炎

聽新聞
test
0:00 /0:00
放射師劉宇定強調血管攝影能提供最精細的血管影像。(衛福部桃園醫院提供)
放射師劉宇定強調血管攝影能提供最精細的血管影像。(衛福部桃園醫院提供)

47歲的劉先生今年2月過年後手臂痠痛,原以為只是小問題沒在意,後來左手指發白、手臂冰冷且時常痠痛麻痺,到中醫診所復健症狀一直沒改善,日前到台灣衛福部桃園醫院檢查,確認為罕見的「高安氏動脈炎(無脈症)」。

面對罕見的血管疾病,部桃血管外科、放射科、心臟科與風濕免疫科組成的跨專業醫療團隊照護下,劉先生的血流供應恢復正常,出院後也找回日常的生活品質。

部桃指出,高安氏動脈炎(Takayasu arteritis)是一種罕見的慢性血管發炎疾病,主要影響主動脈及主要分支,常導致血管壁增厚、管徑變窄甚至阻塞,嚴重時恐引發中風或心肌缺血等重大併發症。由於病程進展緩慢且初期症狀不明顯,高安氏動脈炎又被稱為「無脈症」,部分患者的脈搏微弱甚至無法測得。

患者初期可能僅感覺疲勞、頭暈、發燒或體重下降,極易與其他常見疾病混淆,延誤診斷。隨著病情惡化,可能出現手腳無力、視力模糊、血壓異常等症狀,甚至會發現左右手血壓相差甚大,或肢體冰冷麻木,這些都是血管病變的警訊。

部桃放射師劉宇定指出,影像檢查在這類診斷扮演關鍵角色,高安氏動脈炎影響的是體內大血管,臨床症狀難以判斷,透過電腦斷層攝影(CT)、磁振造影(MRI)、血管攝影等影像技術,可以清楚觀察血管的狹窄與阻塞情形,由放射師協助醫師做出準確診斷。

劉宇定說明,電腦斷層攝影速度快、影像清晰,是臨床常用的首選工具;而血管攝影則能提供最精細的血管影像,甚至能同步進行介入性治療。一旦確認病因,醫療團隊會依病情採取藥物控制與介入性治療雙管齊下的方式,若血管狹窄嚴重,醫師可能建議血管擴張術或植入支架,改善血流,降低併發症風險。

劉宇定提醒,雖然高安氏動脈炎相對罕見,但並不代表沒有風險,長期疲倦、頭暈、視力模糊、血壓異常、肢體冰冷麻木等現象都不容忽視,若有上述症狀應及早就醫,透過影像檢查掌握血管健康狀況。

隨著醫療影像與診斷技術持續進步,罕見血管疾病的辨識與治療已大幅提升準確率與效率,也有更多個人化治療方式,讓患者能及早控制病情、維持良好生活品質。

部桃呼籲,日常應養成定期量測血壓的習慣,尤其要留意左右手血壓差異,一旦發現異常,務必諮詢專業醫師,關心血管健康,從日常做起,才能遠離重大風險,守護自己的未來。

併發症 中風

上一則

走路太慢是肌少症警訊? 醫:定期量「六力」防失能

下一則

單側耳朵悶塞恐是鼻咽腫瘤早期徵兆 醫:一族群高風險

➤➤➤世界新聞網全新推出「消費頻道」,提供好吃、好玩、好買的實用消費資訊,以及最新個人退休、理財、保險等省錢妙方,還有增進家居生活品質的最新情報。每天關注「消費頻道」,天天有新鮮事!

超人氣

更多 >

世界新聞網為提供更佳的網站體驗,採cookies分析。如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
更多cookies、隱私權聲明可參考我們的「 隱私權與條款more > Worldjournal.com use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on our site. By using this site,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To find out more, read our update privacy policy.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