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神秘數字」籲暗殺川普?前FBI局長挨轟後刪文

只用兩樣保養品 62歲女「看似僅40歲」揭青春秘訣

創傷性踝關節炎 男忍痛10年才動刀擺脫

聽新聞
test
0:00 /0:00
醫師提醒,踝關節炎病程進展速度快,從發病到發展為末期階段僅10至20年,會讓病人迅速喪失踝關節功能,嚴重影響生活。(記者萬于甄/攝影)
醫師提醒,踝關節炎病程進展速度快,從發病到發展為末期階段僅10至20年,會讓病人迅速喪失踝關節功能,嚴重影響生活。(記者萬于甄/攝影)

關節炎並非老年人專利,奇醫師表示,踝關節炎的病人年齡層相對年輕,且常見病因為創傷性關節炎,曾經一名40多歲男子在年輕時曾發生嚴重車禍,導致右腳踝創傷性關節炎,10多年後到醫院接受全人工踝關節置換術治療,總算擺脫關節疼痛。

該名男子右腳一度需要截肢,好在最後仍保住,不過其腳踝幾乎沒有活動度,且每走一步就會疼痛,經醫師診斷為右腳踝創傷性關節炎,並伴隨骨刺形成。台灣奇美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羅勝彬說,男子也曾想治療,但因認為手術風險高,所以每當腳踝感到疼痛時,就仰賴吃藥、打針等止疼,與疼痛伴隨長達10多年。

他說明,踝關節炎常見病因為創傷性關節炎,其中約三分之二病例與踝關節骨折有關,另三分之一則與慢性韌帶不穩定有關,而與其他關節退化相比,踝關節炎病程進展速度快,且從發病到發展為末期階段僅需10至20年,導致病人迅速喪失踝關節功能,對生活帶來極大影響。

羅勝彬指出,針對末期踝關節炎病人而言,目前標準治療方式為踝關節融合術,透過固定踝關節來消除疼痛,適用較年輕或從事重勞力工作者。此外,近年來全人工踝關節置換術也成為踝關節炎的替代治療選項之一,適用於年長且生活模式偏靜態的病人。

羅勝彬表示,全人工踝關節置換比率雖逐年提升,不過因使用年限等因素,提醒年輕人換全人工踝關節一定要注意,若平時工作較粗重的患者,或是年輕又是勞力工作者恐不太適合,人工關節易鬆脫導致再次手術。

羅勝彬也建議,踝關節炎病人在手術前一定要充分跟醫師溝通,依據個人的生活習慣、活動需求與關節狀況,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式,才能讓病人得以擺脫疼痛,重拾行走自由與生活品質。

關節 骨科

上一則

「蝙蝠俠」方基墨罹喉癌卻死於肺炎 醫曝二大關鍵染病難癒

下一則

男深夜雙眼上吊肢體怪異扭曲妻嚇壞 竟是血糖失控引癲癇

➤➤➤想要快速掌握最新時事?世界新聞網免費電郵報(eNews),為您精選世界大事、熱門議題、生活趣聞,透過電子郵件送到您面前,讓您精準掌握天下事...即刻訂閱>>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

世界新聞網為提供更佳的網站體驗,採cookies分析。如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
更多cookies、隱私權聲明可參考我們的「 隱私權與條款more > Worldjournal.com use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on our site. By using this site,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To find out more, read our update privacy policy.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