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快看世界/今日你應知道5件事

阻ICE執法 威州女法官遭大陪審團起訴 最高可關6年

缺牙咀嚼功能變差 影響營養吸收 暗藏肺炎風險

聽新聞
test
0:00 /0:00
專家提醒,長輩如果咀嚼或吞嚥不佳,就會變得挑食,有可能造成熱量和營養不足;示意圖。(圖/123RF)
專家提醒,長輩如果咀嚼或吞嚥不佳,就會變得挑食,有可能造成熱量和營養不足;示意圖。(圖/123RF)

超高齡社會來臨,「健康老化」愈發重要。台灣國健署署長吳昭軍表示,上了年紀後能吃才是福,若因牙口、咀嚼功能變差,容易影響進食而導致營養不良。

吳昭軍指出,以台灣為例,長者72%有部分缺牙,29.9%覺得自己的牙齒功能差;65.8%因為咀嚼或吞嚥問題,吃東西的種類有限。如果咬不動、吞不下,經常吃流質或軟爛食物,久了會沒食欲,容易因蛋白質、膳食纖維、鈣、鎂、維生素D等營養素攝取不足,漸漸流失肌肉、免疫力下降,導致各種疾病上身。

國健署社區健康組研究員麥揚俊說,老家人如果牙口不好,除了進食困難影響營養吸收,口腔也容易出現細菌感染,一旦發生嗆咳,提高了發生吸入性肺炎風險。建議應請醫師評估裝置假牙或植牙把空缺補起來,改善咀嚼功能及外觀。

國健署社區健康組組長劉家秀表示,長輩在「我的餐盤」六大類食物中,每日應攝取的蔬菜類、水果類、乳品類低於標準,原因跟牙齒狀況、咀嚼或吞嚥不佳有關,咬不動變得挑食,無法好好吃完一餐,造成熱量和營養皆不夠。

為了照顧高齡者的營養,國健署2019年推出「高齡營養質地調整飲食」,透過檢測食物的軟硬度,讓有牙口問題的長輩吃得下、吃得夠、吃得對、吃得巧。「社區營養推廣中心」讓營養師走入社區,為地方長輩提供營養照護。

照顧高齡者的營養,透過食物的軟硬度,讓有牙口問題的長輩吃得下、吃得夠、吃得對、吃...
照顧高齡者的營養,透過食物的軟硬度,讓有牙口問題的長輩吃得下、吃得夠、吃得對、吃得巧。(圖/AI生成)

國健署提供食材挑選及質地調整建議,幫助長輩輕鬆攝取營養,以蔬菜為例,菠菜、莧菜、高麗菜、胡蘿蔔經過烹煮後質地較軟,鈣、鐵含量豐富,適合搭配五穀雜糧。另可選用嫩葉、切丁、切絲等技巧,讓蔬菜容易煮軟,再加上炒熟剁碎的雞蛋,一樣能變化出美味的特色銀髮料理。(廖靜清)

雞蛋 免疫力

上一則

瘦肚子、減少內臟脂肪 舉重效果特別好

下一則

「歌神」也躲不過 鼻塞勿輕忽 醫:恐影響心腦血管健康

➤➤➤想要快速掌握最新時事?世界新聞網免費電郵報(eNews),為您精選世界大事、熱門議題、生活趣聞,透過電子郵件送到您面前,讓您精準掌握天下事...即刻訂閱>>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

世界新聞網為提供更佳的網站體驗,採cookies分析。如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
更多cookies、隱私權聲明可參考我們的「 隱私權與條款more > Worldjournal.com use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on our site. By using this site,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To find out more, read our update privacy policy.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