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腫瘤引發水腦症 腦壓升高 天天頭痛要注意

58歲台灣資深演員徐亨表示,先前因腦腫瘤引發水腦症開刀,除身形改變外,「(聽力)只剩左耳較清楚」,目前一切也只能和平共存。醫師指出,腦瘤可能出現在任何年齡層,且目前所知並無特定誘發因素,如果「天天頭痛」持續一段時間,建議就醫檢查,如果腫瘤不大,一般治療效果都不錯。
台灣土城醫院副院長、台灣神經腫瘤學學會榮譽理事魏國珍說,腦瘤在每個年齡層都可能發生,但比較常見仍是50歲上下的族群,但近年可能因為診斷工具進步,有愈來愈多年輕個案出現,目前所知沒有特定誘發因素,和環境、抽菸喝酒、家族史等沒有直接關係。
魏國珍說,一般民眾最常發生的頭痛是偏頭痛,這屬於突發性、什麼時候發作都不曉得; 如果是腦部腫瘤造成腦壓高,則會持續發作,而且「應該會愈來愈厲害」,畢竟腫瘤還沒消失、症狀不會隨便消失,如果頭痛一段時間都未改善,還是要就醫確認原因。
如果是腦瘤造成的頭痛,魏國珍說,因為腦壓升高,患者常在早上起床後開始痛,持續一整天鈍鈍地痛,直到下午才會慢慢好轉,「但是可能會天天會痛,除非腦瘤消掉才不會痛」,因為根本原因還是腦壓高所導致。
雖不清楚徐亨實際狀況,推測屬於良性的聽神經瘤。魏國珍說,腦瘤發生並造成壓迫的部位,會對應相關症狀,例如壓迫運動神經會導致身體一側沒有力氣;壓迫語言中樞會影響講話;廣泛地被壓迫到,就可能導致腦部不正常放電而引發癲癇;壓迫到後腦就可能有不平衡、聽力不好等狀況。
針對良性與惡性腦瘤的比率,魏國珍表示,惡性比率約六至七成,如診斷為膠質瘤則一定是惡性,需要開刀搭配放射性治療;良性腫瘤約三至四成,包含聽神經瘤、腦膜瘤、還有腦下垂體腺瘤等,各占約20%;如果腫瘤沒有很大,一般治療效果都不錯。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