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季「呼吸道融合病毒」威脅幼童 及早防護降重症風險

季節轉換之際正值兒童呼吸道疾病高峰期。醫師提醒,除了常見流感病毒外,「呼吸道融合病毒」(RSV)也逐漸成為嬰幼兒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因之一,尤其是對免疫力較弱的孩童,感染後病情恐迅速惡化,不可輕忽。
台灣亞東醫院小兒部新生兒科醫師郭子敏表示,RSV為單股RNA病毒,主要透過飛沫與接觸傳染,在月子中心、托嬰中心、幼兒園等密閉場所特別容易引發群聚感染。人類是RSV唯一宿主,所有年齡層皆有感染風險,但以2歲以下嬰幼兒最為嚴重,一旦感染,容易因分泌物阻塞細支氣管,引發細支氣管炎、喘鳴與呼吸困難等情況,甚至需住院治療。
郭子敏補充,儘管RSV初期症狀類似一般感冒,多數健康兒童可在1至2周內自行痊癒,但早產兒、免疫力低下或患有慢性疾病的孩童屬高風險族群,感染後可能併發重症。根據台灣兒科醫學會資料,5歲以下幼童為主要感染對象,其中2歲以下兒童住院率最高。
郭子敏指出,臨床上可透過鼻咽分泌物檢體進行病毒培養、PCR檢測或快篩確認RSV感染。目前尚無針對性抗病毒藥物,治療以支持性療法為主,包括退燒、拍痰、觀察飲食與呼吸狀況等,嚴重者需住院觀察。若家長發現孩子出現呼吸急促、食慾不振、精神不佳等異常,應儘速就醫。
在預防方面,郭子敏強調,應從日常生活做起,包括勤洗手、戴口罩、避免與呼吸道感染者接觸,並減少出入通風不良之密閉場所。此外,母乳哺育與遠離二手菸亦有助於增強嬰幼兒免疫力,降低感染風險。
郭子敏表示,針對高風險族群,目前已有單株抗體藥物「Palivizumab」可用於預防RSV重症,經醫師評估後,部分條件者可由健保給付,包括33周以下早產兒、合併慢性肺病的早產兒,以及1歲以下患有嚴重先天性心臟病的嬰兒。
該藥劑需每月注射一次,依風險程度建議施打3至6劑。新一代長效型單株抗體「Nirsevimab」也已問世,僅需接種一劑,即可提供約5個月的保護力,為高風險嬰幼兒家庭帶來更便捷的預防方案。
郭子敏呼籲,家長應加強日常防護、保持警覺,及早辨識、就醫,才能有效降低RSV導致的重症風險,守護孩子健康。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