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首例 28歲女魚刺食道穿孔致肺切除 嘉基內視鏡縫線術救了她

台灣嘉義28歲邱小姐因魚刺導致食道穿孔難癒合,2年來無法正常進食還併發感染、切除部分肺部,家人幾乎走遍全台醫院甚至求助宗教,單看護費就花新台幣700萬元(21.5萬美元);經轉診至嘉義基督教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周莒光團隊應用「內視鏡縫線系統」,成功修補破損食道,也是亞洲首例運用該系統治癒食道穿孔成功案例。如今回復順利能正常飲食。
邱小姐在一次意外吞入魚刺後引發食道穿孔,傷口位置鄰近心臟、主動脈與肺臟,極具挑戰性。經近10次外科及內視鏡微創治療,歷經長時間治療與照護,仍難以完全癒合,無法經口進食外,甚至併發感染、接受肺部部分切除手術。當時為避免病情持續惡化,曾被建議接受大範圍食道切除重建手術。面對未來生活品質的重大考量,邱小姐經協助轉介至嘉義基督教醫院尋求其他可能的治療選項。
她說,一開始發燒到醫院檢查才知道是魚刺引發食道穿孔,雖然取出1.9公分魚刺,但是因為傷口小位置鄰近心臟、主動脈與肺臟,曾做過2次小開胸,無數次內視鏡,醫師雖然很努力協助但傷口一直沒有恢復,每次發燒都有可能是感染,每當體溫升高都會很擔憂,只能吃流質食物,看到別人吃東西都會感到沮喪,又怕父母擔心不敢表達負面情緒,獨處時會想還有好多想做的事沒做「是不是就這樣拜拜回老家去了」、「要一直戴著管子生活」、「乾脆賭一把就切切看吧」但又擔心切了又漏怎麼辦,因為原本一個小口就漏了,要切這麼大一個口又漏了呢?怎麼辦?她述說時面帶笑容說得輕鬆,但旁人聽得心疼。
她說自己原本就不喜歡吃魚,直到現在都不知道魚刺是怎麼來的,這次歷劫歸來,以後更是對魚肉敬謝不敏。
邱小姐的父母說,為治療幾乎跑遍台灣各大醫院;邱母說,這2年拜求的廟宇比一輩子拜的還多。邱父說,期間家人都不敢在她面前談美食、吃食物,擔心刺激病情、心情。
輾轉來到嘉基後,胃腸肝膽科醫師周莒光評估病況,決定嘗試創新方式,將原本應用於胃縮手術的「內視鏡縫線系統」運用於食道穿孔修補。周莒光表示,這項手術對時間與技術都非常要求,病人堅定的意志和對生活的渴望,是全力以赴的動力。
為降低手術風險、確保成功率,嘉基啟動跨科整合模式,術前與國內外專家密切討論並多次模擬演練,結合內視鏡、影像及外科專業,精準計劃手術流程。實際手術中,透過口腔進入的內視鏡精準縫合穿孔,歷時僅10分鐘完成。周莒光說,「那是我10年來最安靜的10分鐘,每一針都是病人重新品嘗美食的希望。」
術後邱小姐迅速恢復,成功拔除鼻胃管、恢復正常進食。她感動表示,「能再次喝水、吃飯,是我從未想像過的幸福。嘉基沒有放棄我,周醫師像守護者一樣陪伴我度過這段旅程。」
院長陳煒表示,這次手術是台灣微創內視鏡技術的新里程碑。過往類似病況常需仰賴高風險手術處理,未來透過內視鏡縫合,有望大幅減少病人負擔、縮短恢復期,提升整體生活品質。嘉基團隊目前已將此技術運用於腸胃道廔管、手術併發症與巨大腫瘤切除後的傷口修補,持續拓展內視鏡技術的應用廣度與深度。內視鏡正從診斷工具,蛻變為治療的關鍵力量,將持續朝向更安全、微創與精準的方向努力,讓更多病患受益。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