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哥大因聯邦補助金遭刪 將裁減180研究人員

紐約新學年將新設7所公校 提供技職教育、誦讀障礙支援

6旬婦癌篩陽性未留意 1年後血便查出已罹直腸癌

成大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詹仁豪表示,完全術前放化療(TNT)是一種新興的直腸癌治療策略,不過仍需綜合評估腫瘤位置、病人全身與局部風險等,進行個別化治療規畫。(記者萬于甄/攝影)
成大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詹仁豪表示,完全術前放化療(TNT)是一種新興的直腸癌治療策略,不過仍需綜合評估腫瘤位置、病人全身與局部風險等,進行個別化治療規畫。(記者萬于甄/攝影)

根據台灣衛福部數據統計,雲嘉南地區民眾罹患大腸直腸癌比率高,但癌篩利用率卻偏低,讓不少醫師出面呼籲,符合資格的民眾可定期進行糞便潛血篩檢,避免小息肉惡化成為癌症

台南一名67歲林姓婦女曾接受癌症篩檢,當下已發現糞便潛血呈陽性反應,但林婦未多加留意,直至1年後出現血便症狀才趕緊至成大醫院就醫,且再次經大腸鏡檢查後竟確診為「低位直腸癌」,且腫瘤距離肛門口僅3公分。

成大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詹仁豪說,以林婦的情況來說,一般傳統手術通常會完全切除肛門,並放置永久性人工肛門造口,但恐對林婦未來的生活產生巨大影響,經全面評估及討論後,林婦接受「完全術前放化療」。

他說明,林婦透過術前同步放化療,擁有保留肛門括約肌的機會外,28天同步放射線合併化學治療,另外搭配12次化學治療,治療約半年時間,後續追蹤顯示腫瘤完全消失,也無需進行手術,治療16個月迄今未見復發跡象。

詹仁豪表示,完全術前放化療(TNT)是一種新興的直腸癌治療策略,在手術前整合同步放化療與全身性化療,研究顯示,透過這種方式,術前腫瘤控制效果顯著提高,甚至能增加腫瘤完全消退的機率,使部分患者無需手術。

他指出,完全術前放化療成效雖受到許多研究支持,但目前醫學界尚未達成一致的標準治療共識,臨床醫師也需綜合評估腫瘤位置、病人全身與局部風險等,進行個別化治療規畫,不過,完全術前放化療為直腸癌治療帶來嶄新契機,為直腸癌病人帶來新的希望。

詹仁豪提醒,定期糞便潛血檢查可幫助及早發現異常,阻斷癌症發生或惡化,但有不少民眾糞便潛血檢查呈陽性反應後,因認為照大腸鏡會疼痛而感到害怕,對進一步檢查為之卻步;根據數據統計,篩檢結果呈陽性後1年才接受大腸鏡,發現大腸癌比例達9.8%。

詹仁豪呼籲,民眾糞便潛血檢查若呈陽性反應,應盡早就診進一步檢查治療,而今年起大腸癌糞便潛血檢查也擴大篩檢對象,從45歲至74歲民眾及40至44歲具家族病史者,可每2年1次免費檢查,民眾可把握機會檢視自己的健康。

腫瘤 癌症

上一則

60歲房仲女王突倒下成植物人 經這治療喚醒她...會哭還會笑

下一則

夏天到 30多歲男「梅花鹿」上身 皮膚醫:天氣炎熱患者暴增

➤➤➤想要快速掌握最新時事?世界新聞網免費電郵報(eNews),為您精選世界大事、熱門議題、生活趣聞,透過電子郵件送到您面前,讓您精準掌握天下事...即刻訂閱>>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

世界新聞網為提供更佳的網站體驗,採cookies分析。如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
更多cookies、隱私權聲明可參考我們的「 隱私權與條款more > Worldjournal.com use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on our site. By using this site,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To find out more, read our update privacy policy.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