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魯迅紀念館「夾菸牆」被投訴教壞小孩 網:毛主席也抽菸

川普擴大國民兵部署計畫 這次鎖定巴爾的摩

養生保健/蛋白質吃太多影響腸道健康 恐引起便祕、腹脹

聽新聞
test
0:00 /0:00
雞肉和魚肉不含膳食纖維,有些人過量食用這些動物性蛋白質來源食物,可能是造成便祕和腹脹的原因;示意圖。(圖/123RF)
雞肉和魚肉不含膳食纖維,有些人過量食用這些動物性蛋白質來源食物,可能是造成便祕和腹脹的原因;示意圖。(圖/123RF)

蛋白質是重要的營養素,不過吃太多蛋白質對身體有何影響?最常見的說法是,過量蛋白質可能會導致便祕,兩者真的有關聯嗎?

事實上,蛋白質本身不會引起便祕,但動物性蛋白質來源,例如雞肉和魚肉不含膳食纖維。對某些人來說,過量食用這些食物可能是便祕和腹脹的原因。

攝取過量 影響吸收膳食纖維

由於過量的蛋白質會讓人產生飽足感,但會導致你少吃其他保持腸道正常運作的重要食物,像是膳食纖維。

膳食纖維是來自植物的一種難以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可以是可溶性的或不可溶性的,這兩種類型都支持腸道健康。其中,尤以不可溶性纖維可以幫助避免便祕。

如果飲食中沒有足夠的碳水化合物和纖維,食物殘渣就容易滯留在腸道中,使得糞便變堅硬,以致最後難排出。

水分和液體的攝取對於避免便祕也是必要的。雖然動物性蛋白質來源含有水分,然而它們的水分含量可能不足以減少便祕。

整體而言,如果你不平衡蛋白質和其他食物的攝取量,吃太多動物性蛋白質就會產生負面影響。這可能不利於腸道健康,並可能導致便祕、脹氣和腹瀉等症狀。

你能透過增加纖維攝取量來避免便祕,以下方式可減少便祕和維持腸道健康:

.多樣化蛋白質攝取量:在餐盤中添加一份沙拉或蔬菜,並且用豆類和豆腐等植物性蛋白質代替動物性蛋白質。

.保持水分:增加纖維攝取量可能導致脹氣不適,喝大量的水有助纖維通過腸道。

.規律運動:嘗試飯後散步或騎自行車,透過經常運動來增加身體活動量可刺激腸道功能。

吃太多蛋白質有哪些副作用?

除了便祕之外,高蛋白飲食還可能導致其他副作用,包括:

.腹痛和腹脹:糞便滯留使細菌有更多的時間發酵,導致不適和脹氣。

.口臭: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飲食,例如生酮飲食,會導致口臭。

.脫水:高蛋白飲食會增加腎臟過濾的血液中的廢棄物量,並消耗更多的水分,從而導致脫水。

.疲勞: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可能會讓你感覺遲鈍,因為碳水化合物是身體主要能量來源。

.體重增加:高蛋白飲食可能含有高熱量,導致體重增加。

每個人每日所需的蛋白質量各不相同,很大程度取決於年齡、性別、健康狀況和活動量。一般建議,健康成年人每天每公斤體重需要0.8公克的蛋白質,例如體重68公斤的人每天就需攝取約54克蛋白質。

便祕

上一則

中醫骨傷科≠民俗療法 專家教你改善慢性痛症

下一則

手抖、惡心、心悸 小心「開學症候群」 醫授6招緩解

➤➤➤世界新聞網全新推出「消費頻道」,提供好吃、好玩、好買的實用消費資訊,以及最新個人退休、理財、保險等省錢妙方,還有增進家居生活品質的最新情報。每天關注「消費頻道」,天天有新鮮事!

超人氣

更多 >

世界新聞網為提供更佳的網站體驗,採cookies分析。如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
更多cookies、隱私權聲明可參考我們的「 隱私權與條款more > Worldjournal.com use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on our site. By using this site,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To find out more, read our update privacy policy.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