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受訪被問尋求第3任?川普:我不是在開玩笑

川普:若伊朗不達成核協議 將遭轟炸

50歲以後4個指標「雪崩式下降」醫:開始精神或心理老化

聽新聞
test
0:00 /0:00
台安醫院心身醫學科暨精神科主治醫師許正典(左起),與心理師林希陶共同編寫中壯年與高齡者動腦遊戲書。(記者賴昀岫/攝影)
台安醫院心身醫學科暨精神科主治醫師許正典(左起),與心理師林希陶共同編寫中壯年與高齡者動腦遊戲書。(記者賴昀岫/攝影)

對長輩而言,60歲過後的注意力會逐漸變差,因而影響記憶力等,屬於失智症的警訊,甚至有些人過了50歲,發現自己記憶力、專注力、判斷力、衝動控制力等指標雪崩式下降,代表開始出現精神或心理老化,認知訓練介入,不只可以延緩其退化時程,也可以維持日常生活的注意力功能。

「老人家第一怕記憶力減退,第二怕認知功能下降、判斷力受影響」,台安醫院心身醫學科暨精神科主治醫師許正典指出,記憶力變差會讓人容易丟三落四、忘東忘西;原本一件事情可以持續專注半小時以上,只剩下15分鐘代表專注力下降,判斷力變差是許多人被詐騙的根據。

另外,控制力也是一個要注意的指標,許正典提醒,當沒辦法隨心所欲控制自己的行為,例如情緒起伏大,動不動和人吵架、行為不像以前沈著,甚至有點「老番癲」,代表情緒控制力減退;吃東西會挑食或無法一覺到天亮,則是失去身體控制力。

很多人40幾歲就發現自己注意力不集中,加上手機的使用更會加劇,「所以50歲就要開始抗老、防老、備老」,許正典說,如果發現自己本來做很多事情都得心應手,過了50歲就開始雪崩式下降、生活能力變遲鈍,原本可以多工作業,現在一心一意都不行,如果碰到這類患者,就會給予遊戲訓練,過程中慢慢找回掌控感和記憶力。

許正典和心理師林希陶共同編寫,一系列給小朋友的注意力訓練書籍,後來收到許多民眾反應,希望可以有設計給長輩的版本,於是他們挑出挑出基礎知識較多、符合成年人的相關訓練,選擇了「找錯、唐詩、部首、鏡像圖、模仿畫」等心智鍛鍊遊戲,共設計5大類別的125個遊戲,不只具備注意力性質,也饒富趣味與推理特性。

林希陶指出,書籍「125個樂齡專注力遊戲」中,設計的小遊戲看似簡單動動腦,其實蘊含許多神經心理學應用於心智復健的原理,只要覺得注意力不好就可以練習,整體而言認為難度最高的,是 「部首大作戰」,希望讓參與者感受解題的樂趣與成就感,先從每天10分鐘開始,至多30分鐘,一般約3至6個月,注意力會有所改善,祖孫一起作答想必更有樂趣。

「125個樂齡專注力遊戲」的5大類別包括:

第一類:需要觀察及歸納能力的「找錯推理王」

第二類:需要語意記憶、思考流暢度及認知彈性的「部首大作戰」

第三類:考驗對視覺細節搜尋比對的注意力轉換及持續度的「鏡像博物館

第四類:需要掌握整體圖案及線條間的相互關聯,還要有視動協調運筆的能力的「超級點陣圖」

第五類:透過思考字詞,完成詩詞內容的「唐詩走迷宮」

失智 博物館

上一則

蛀牙不用抽神經 「1新選擇」恢復功能盡情享受美食

下一則

飛蚊症雷射 救了視力黑影卻變多

➤➤➤想要快速掌握最新時事?世界新聞網免費電郵報(eNews),為您精選世界大事、熱門議題、生活趣聞,透過電子郵件送到您面前,讓您精準掌握天下事...即刻訂閱>>

超人氣

更多 >

世界新聞網為提供更佳的網站體驗,採cookies分析。如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
更多cookies、隱私權聲明可參考我們的「 隱私權與條款more > Worldjournal.com use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on our site. By using this site,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To find out more, read our update privacy policy.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