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1/5旅客為體驗美食出遊 這城市躍登熱門首選

美中關稅戰已成數字遊戲 但局勢恐以其他方式升溫?

春天常見感冒、腸胃病 中醫教3招養生

聽新聞
test
0:00 /0:00
中醫師提醒,春日的流行疾病首當其衝影響到肺和脾的臟氣,要留意保暖,透過穴位按摩可提升免疫力;示意圖。(圖/123RF)
中醫師提醒,春日的流行疾病首當其衝影響到肺和脾的臟氣,要留意保暖,透過穴位按摩可提升免疫力;示意圖。(圖/123RF)

春天氣温不穩亦容易下雨,植物萌發新芽生長,人體接受外在自然界的能量,整個內分泌系統和生殖系統也隨之上升,再加上工作壓力和家庭的問題,容易發生各式各樣症狀。

中醫師李建志表示,春日的流行疾病受到自然界的生發之氣,首當其衝影響到肺和脾的臟氣,肺的臟氣與呼吸交換及上呼吸道相關,易容易引發流行性感冒及新冠肺炎,特別是新冠雖然大多為輕症,但病毒變種快速,對於有慢性疾病的長者及抵抗力較差的兒童,確診新冠,依舊衝擊很大,而脾和消化系統有關,易容易發生腸胃脹氣、胃食道逆流和便秘等消化系統的疾病。

李建志說明,中醫和西醫最大的不同是,中醫是疾病未發作時,就已經開始治療,治未病是中醫最大的優勢,在春日未到的現在,針對即將到來的流感和腸胃相關的疾病,須及早作出因應與防範,以下為預防之道。

1.睡眠充足 勿過度勞累

應注意不要過量的勞動,儘可能維持充足的睡眠,睡眠的時間為6小時以上,1周運動3次到4次,每次為1個小時至1個半小時,運動可促進新陳代謝,幫助身體的循環,提升免疫力

另外晚上時也可以使用足浴包泡腳,足浴包藥材包含有乾薑、桂枝、紅骨蛇、伸筋草、艾草、川芎、大花咸豐草、赤芍等舒筋活血藥材可以暢通經絡,使用約3000c.c.水量,水深高於腳踝,水溫約37至42度,浸泡約10至15分鐘,出汗後稍作休息。

2.適當保暖 每天按摩

當氣溫降低時,風寒進入了身體,身體必須產熱加以對抗,因此適當的保暖很重要,除了適時添加保暖的衣物外,也需保護喉頸部不要接觸冷空氣,再加上穴位的按摩,可以提升免疫系統對抗疾病成功概率,進行穴位按摩時,每天至少1至2次,每次按5至10分鐘,在按壓時需有酸痛感,才能達到按壓的效果,按壓的穴位如下:

風池穴:位於頭部枕骨下方,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按壓時大姆指由輕到重按壓約20至30次,並加以搓揉讓皮膚有熱感,這樣的方式可以促進頭頸部血液的循環,不僅可以對抗寒冷的氣候,也可緩解頭頸部緊繃的肌肉,減少頭暈和偏頭痛發生的機率。

大椎穴:在低頭時,脖子和背部相接的地方,有塊明顯骨頭隆起,大椎穴即於其下方凹陷處,主要功效是促進循環,降低頸部的酸脹感,常用於感冒、流行性感冒和支氣管炎引發的咳嗽,按壓時以拇指揉按,也可在穴位上,貼上活血化瘀的中藥藥布,使藥效滲透,改善頸椎僵硬。

3.敷貼穴位 增強免疫力

三九貼是冬天時貼在穴位的藥餅,藥餅由生薑、白芥子、細辛等藥材混合而成,敷貼在穴位來溫陽通絡,貼在背部腸胃臟腑的穴位,可以保護脾胃促進腸胃的蠕動,再加上行氣化食的中藥如白朮、神麴、枳實和山楂,如此可以改善腸胃脹氣,更可幫助排便,腸胃症狀會緩解很多。

李建志強調,只要作好因應,好好地保養身體,春日常見的疾病都會消散無形。

本文由「健康醫療網」提供

免疫力 流感 新冠肺炎

上一則

研究:單次運動促大腦認知 混合模式逾20分鐘最佳

下一則

豎笛音樂家喉痛揪出口咽癌 中學共吹樂器染HPV恐是起源

➤➤➤世界新聞網全新推出「消費頻道」,提供好吃、好玩、好買的實用消費資訊,以及最新個人退休、理財、保險等省錢妙方,還有增進家居生活品質的最新情報。每天關注「消費頻道」,天天有新鮮事!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

世界新聞網為提供更佳的網站體驗,採cookies分析。如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
更多cookies、隱私權聲明可參考我們的「 隱私權與條款more > Worldjournal.com use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on our site. By using this site,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To find out more, read our update privacy policy.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