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不親赴土耳其?川普派魯比歐出席俄烏談判

沙國大單推動Nvidia上揚 史指收復今年所有跌幅

澱粉過量、蛋白質不足 素食者易罹患脂肪肝

聽新聞
test
0:00 /0:00
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在臉書分享,許多素食者蛋白質吃不夠,豆腐、豆漿、豆干量太少,容易患有脂肪肝。(本報資料照片)
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在臉書分享,許多素食者蛋白質吃不夠,豆腐、豆漿、豆干量太少,容易患有脂肪肝。(本報資料照片)

愈來愈多人為了健康、環保開始吃素,更有人是覺得吃素比較不油、比較不髒,身體比較輕盈、乾淨。但許多吃素的人健檢竟發現脂肪肝,但脂肪肝不就是吃太油、太胖才會引起,為何吃素的人還是有脂肪肝?醫師表示,吃素不是問題,但素食可能吃進太多澱粉、太少蛋白質,可能引發脂肪肝。

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在臉書分享,愈來愈多臨床案例顯示,素食者體重正常、飲食清淡,但肝臟卻悄悄堆了滿滿的脂肪。原因是素食者三餐主角變成白飯、麵條、地瓜、山藥,再加上香蕉、葡萄、果汁、水果餐,這些都是碳水化合物跟果糖,吃太多,血糖和胰島素一直處在高檔,久而久之肝臟就開始囤脂肪,形成脂肪肝。

張家銘說,另許多素食者蛋白質吃不夠,豆腐、豆漿、豆干量太少,又沒補上植物性蛋白粉、沒吃堅果,結果是肝臟沒有足夠的「材料」去處理脂肪,脂肪沒地方去,只好留在原地,卡在肝細胞裡。

除飲食習慣外,包括FADS1/FADS2、PNPLA3、TM6SF2等基因變異,造成有些人就算吃得再清淡,還是容易在肝臟堆油。因此,脂肪肝不是胖子專屬,很多瘦瘦的素食者一樣有脂肪肝。

大家會問,素食者應怎麼調整,才有更健康的吃素方法?張家銘建議,主食不要只吃白飯和麵,多吃全穀、藜麥、糙米,澱粉少一點,蛋白質補起來,豆腐、豆漿、植物性蛋白粉安排進去,高油種子吃可以,但別過量,記得也補點藻油DHA。

張家銘提醒,平時運動、睡眠、壓力管理,是保護肝臟不能少的一環,而吃得清淡,更要吃得剛好,懂得自己身體特性,讓吃素更健康。

血糖

上一則

便血小心大腸癌 4狀況快就醫 8成患者是吃出來的

下一則

嘴饞特別想吃雞排、洋芋片 醫:身體正發出「警訊」

➤➤➤世界新聞網全新推出「消費頻道」,提供好吃、好玩、好買的實用消費資訊,以及最新個人退休、理財、保險等省錢妙方,還有增進家居生活品質的最新情報。每天關注「消費頻道」,天天有新鮮事!

超人氣

更多 >

世界新聞網為提供更佳的網站體驗,採cookies分析。如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
更多cookies、隱私權聲明可參考我們的「 隱私權與條款more > Worldjournal.com use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on our site. By using this site,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To find out more, read our update privacy policy.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