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葉亭父親走失「僅尋回遺體」 失智走失率逐年增 義消分享搜救10關鍵
![失智走失比率逐年增加,新北市急難救援協會教官、義消許祖寧表示,家屬日常就應做好預防準備,並增加識別失智者的機會。(本報資料照片)](https://pgw.worldjournal.com/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wj/realtime/2025/01/26/31394188.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q=75)
林葉亭的父親走失11天,最後尋回一具冰冷遺體,讓人不勝唏噓。全台失智人口已突破35萬大關,根據警政署的資料統計,失智走失比率逐年增加,新北市急難救援協會教官、義消許祖寧表示,搜救失智老人比找登山遇難者還難,家屬日常就應做好預防準備,並增加識別失智者的機會。
新聞不時就有家中長輩被「被魔神仔抓走」的事件,其實這是失智者失去常理判斷的認知障礙,以至於走失在山區。許祖寧說,失智者難以分辨是非,可能會出現妄想,對周邊的人事物失去信任,會想逃離世界躲到找不到的地方,甚至有輕生的念頭。
在多數的失智案件中,警方的畫面只能當做輔助,主要還是靠私人監視器以及家屬提供的資訊,做為重要的尋人資料。許祖寧分享多年來協尋失智失蹤的經驗,10件個案裡,有2件會漫無目標亂走,最後自行返家;有2件會跑回老家或記憶中熟悉的地方;有1件像人間蒸發,完全沒有蹤跡跟監視畫面可循,迷失街頭。
另外,有1件是因體力不支被民眾發現送醫;有2件是體力不支被搜救隊、警察、消防單位找到。還有2件是往人少的山區或水域走,到最後發現的時候都已經功德圓滿修行去了,林葉亭的父親即是台北市的山區民宅水池被發現。
許祖寧說,通常身上沒帶現金出門的失智者,如果72小時以上還沒人報案,90%是在人少的地方、山區水域遇難。「一般人3天不吃喝就受不了,何況是老人,如果倒在市區會有人報案,三天以上不吃不喝沒人報案,自然就是倒在偏僻的地方。
失智症預防走失的方法
1.愛心手鍊,但有可能自己拔掉,如果倒在沒人的地方,等於沒用,因為沒人看得到。
2.追蹤器,要縫在衣服或鞋子裡,避免失智者自己拿掉。
3.衣服繡上一些資訊,例如我可能迷路了,幫我打這支電話。
4.自家安裝監視器,能得知當天出門的時間、服裝。
5.把衣服分類,櫃子隔數區隔並記錄每天穿的服裝顏色,洗完後照著固定的位置放,萬一監視器壞掉還能找到當天的服裝。
許祖寧強調,走失後應立即報案,失蹤不用到24小時才能報案,並向報案單位拿到報案單,確認上傳全國的通報系統,萬一路倒或送醫院可以接到通知。
他分享搜救失智老人的十大關鍵,平常也可整理一些資訊,列出有可能記憶錯亂而到這些地方,可加快搜尋時間。
1.確認出門的時間及服裝
2.確認身上是否有證件、現金,大約多少?若有帶提款卡,能調到提款紀錄。
3.調閱相關的畫面,找出行走的方向。
4.整理一些資訊,例如所有家人朋友的住家縣市跟地區,以前上班區域、老家、親戚家等。
5.平常出門的交通工具是什麼。
6.身上有什麼特徵,例如傷痕、胎記、刺青、傷殘。
7.身體狀況,是否長期服用藥物,且一天不吃會有危險性。
8.隨身物品,例如拐杖、包包、帽子、墨鏡。
9.有沒有憂鬱症或是曾經有輕生念頭,因為有這些念頭要找的方式會比較不一樣。
10.請一些人幫忙注意,清潔隊、計程車、送報紙、每天固定運動的民眾。
許祖寧表示,如果失智者身上的現金不多,超過一周以上沒找到,多數人判斷遇難的時候,可以查詢無名屍的狀況,詢問相關承辦的派出所前往確認。另外,詢問鄰近醫院急診室,看是否有通報資料;以上資料都可提供給警方或搜救單位,增加判斷或是方向。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