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來美30年一度露宿紐約法拉盛 上海大爺回中國去世

FBI警告:收到這類電話、簡訊立刻掛斷、刪掉

林葉亭父親曾是學霸、教授 專家:失智患者不癡也不呆

聽新聞
test
0:00 /0:00
專家呼籲,失智症患者不癡也不呆,他們看起來跟正常人沒有兩樣。(123RF)
專家呼籲,失智症患者不癡也不呆,他們看起來跟正常人沒有兩樣。(123RF)

台灣藝人林葉亭的父親走失多日,11天後被發現,已經是冰冷的遺體,令人不勝唏噓,林爸爸的離世再次提醒大眾關注長者走失問題。失智症協會顧問湯麗玉表示,「失智症患者不癡也不呆」,他們看起來跟正常人沒有兩樣,一般人可能不會認為患者有病,因而常常被忽略。

湯麗玉說,林葉亭在Podcast節目「失智好好生活」分享跟父親的相處,林爸爸畢業於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曾任大學教授、企業高階主管,年輕時聰慧過人。不過,年齡是失智的危險因子,高齡85歲的林爸爸,在5、6年前出現失智症狀,就診時已是中度失智症。

湯麗玉強調,低教育、少動腦是致病的危險因子,但雷根總統、柴契爾夫人在人生最後階段罹患了失智症;被譽為「光纖之父」的華裔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高錕,晚年也飽受失智症所苦。教育程度與失智症風險有關聯,但不代表不會罹病,而是有機會延遲失智症來臨。

失智症平均好發於65歲以上的長者,年齡愈高、罹病風險愈高,若有糖尿病、高血壓、中風、腦傷、生活習慣不佳,都會增加發病風險。湯麗玉指出,失智症者是走失的高危險群,一旦流落街頭,容易面臨意外傷亡,家屬平時就應做好防走失措施,善用輔具讓路人有機會協助他們找到回家的路。

湯麗玉強調,年節期間帶失智長輩外出時,務必安排兩人陪同,要格外留心身影,勿離開視線範圍。她分享,以休息站的廁所為例,有些家屬會跟長輩說「我在門口等你」,但休息站的廁所眾多,到底是哪一個門?長輩的大腦無法正確判斷,一個轉身就不見人影。

另外,要隨時幫失智長輩拍照,尤其是記錄當天穿著的服飾,若不幸走失,可提供警方尋人線索。湯麗玉呼籲,失智症最主要的症狀為記憶障礙,記憶喪失是持續性、漸進性,可能好一陣子都沒有異常行為,讓家屬忽略提早做好防走失措施的準備。

失智症協會特別提供「走失協尋三不七要」,三不為協尋報警不用等、不用跑、不用錢;七要為配戴緊急連絡卡、更新照片、愛的手鍊、指紋捺印、愛心布標、GPS定位、鄰里守望相助。預防勝於遺憾,建議家屬隨時留意行蹤,失智長輩外出時,一定要配戴愛心手鍊或布標,或在衣物或背包放置聯絡資訊、GPS定位器。

失智 中風 諾貝爾

上一則

春節小酌這5類藥品有交互作用 專家:恐增加肝毒性

下一則

過度攝取紅肉有風險 專家建議每周牛排不要吃超過這個量

➤➤➤世界新聞網全新推出「消費頻道」,提供好吃、好玩、好買的實用消費資訊,以及最新個人退休、理財、保險等省錢妙方,還有增進家居生活品質的最新情報。每天關注「消費頻道」,天天有新鮮事!

超人氣

更多 >

世界新聞網為提供更佳的網站體驗,採cookies分析。如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
更多cookies、隱私權聲明可參考我們的「 隱私權與條款more > Worldjournal.com use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on our site. By using this site,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To find out more, read our update privacy policy.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