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范斯批丹麥未保護好格陵蘭不受中、俄入侵 矢言擴大投資

曹貴人被爆賣假包 「甄嬛傳」鐵粉哀求:別害我看不到

研究:50歲前「這些習慣」可降腦中風、失智症風險

聽新聞
test
0:00 /0:00
一項於2023年刊登在《神經學前沿Frontiers in neurology》的研究顯示,高達60%的腦中風及40%的失智症可歸因於「自我可改變的風險」,以此開發大腦保健評分表(Brain Care Score, BCS),幫助民眾養成健康習慣。( 記者林澔一/攝影)
一項於2023年刊登在《神經學前沿Frontiers in neurology》的研究顯示,高達60%的腦中風及40%的失智症可歸因於「自我可改變的風險」,以此開發大腦保健評分表(Brain Care Score, BCS),幫助民眾養成健康習慣。( 記者林澔一/攝影)

日夜溫差增加中風心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及失智症長者的照顧難易度。有研究發現,60%的腦中風及40%的失智症可歸因於「可改變的風險因子」,包括生活方式、社交情感、身體狀況。愈早養成健康習慣,愈有助於預防失智與中風。

一項於2023年刊登在國際期刊《神經學前沿》(Frontiers in Neurology)的研究顯示,高達60%的腦中風及40%的失智症可歸因於「自我可改變的風險」,由於腦中風又急又快,一旦發病就可能影響肢體及語言功能,嚴重時甚至致命,而中風後的患者約有30%會出現失智症狀。

有鑑於此,研究團隊開發大腦保健評分表(Brain Care Score, BCS)。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提到,與其他評分表多關注在心血管疾病,BCS的不同之處在於包含失智項目,能自我評估罹患失智或中風風險,也涵蓋心血管疾病、大部分癌症的可改變危險因素。

當大腦保健分數每提高5分,發生中風或失智症的族群綜合風險,50歲以下降低50%、50至59歲降低46%、大於59歲降低22%,由此可見,愈早養成健康習慣效果愈好,BCS更能幫助有潛在風險族群,在認知能力下降前及早預防、逆轉相關疾病。

許惠玉說,平時及早儲備健康資本,以應付突發的疾病,而在50歲大腦衰退前超前部署,就可運用大腦保健評分表,了解自身狀況。BCS包括「生活方式」、「社交情感」、「身體狀況」等3類項目總分19分,分數愈高,罹患中風或失智風險愈低。

另外,最近熱騰騰的火鍋成為民眾的暖胃美食。以火鍋為例,許惠玉提醒,大嗑火鍋前要留意食材選擇,一開始就可加入番茄、玉米、洋蔥、海帶甚至南瓜等食材,自製天然蔬果湯底,不僅協助湯頭產生天然風味,也減少使用調味料。

相較之下,許多以粉末沖泡製成的市售火鍋湯底,含有更多油、糖、鹽及人工添加物。許惠玉建議,多挑選蔬食及全穀類、少吃加工火鍋料,並優先選擇豆類、魚類、海鮮、蛋、家禽等取代豬、羊、牛的紅肉,在食材陸續加入後,續湯可只加白開水,且要減少和風醬、沙茶醬等醬料的攝取量,以免一不留神就吃進過多的油、糖、鹽。

許惠玉呼籲,民眾早期發現風險,從加強選食技巧、培養運動習慣,也需控制好三高、體重,並保持充足睡眠、不菸酒、適時紓解壓力,並多與親友相聚等多方面建立健康習慣,就能幫助大腦凍齡,不讓中風及失智找上門。

中風 失智 心血管疾病

上一則

小孩尿床常見4類原因 ​7歲還發生應就醫確認原因

下一則

老人防跌多練下肢 每天40組「起坐」練核心、鍛鍊臀腿

➤➤➤世界新聞網全新推出「消費頻道」,提供好吃、好玩、好買的實用消費資訊,以及最新個人退休、理財、保險等省錢妙方,還有增進家居生活品質的最新情報。每天關注「消費頻道」,天天有新鮮事!

超人氣

更多 >

世界新聞網為提供更佳的網站體驗,採cookies分析。如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
更多cookies、隱私權聲明可參考我們的「 隱私權與條款more > Worldjournal.com use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on our site. By using this site,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To find out more, read our update privacy policy.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