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霍楚推公共場所口罩禁令 同黨也反對 工會團體強烈反彈

川普關稅回不去了?學者:恐數十年難取消 1情況能解套

貴族的血統

聽新聞
test
0:00 /0:00

一進場我就看到了夏烈教授,黑色的西裝、挺白的襯衫,以及銀白色鬈曲的頭髮,頂天立地站在那兒和人寒暄著。立立姐拉著我去和他打招呼,他立刻握住立立姐的手:「久仰了,我讀過妳的南瓜。」我在一旁楞楞地站著,很想對他說:「我好早以前就讀過您的《夏獵》、《白門再見》,還有純文學出版的好多好多書。」但是我什麼也沒有說,因為想和他說話的人太多了。

有一點點失望,因為是應邀參加「國民黨黨慶」,夏教授主講的內容並不是以文學為主,但是也敬佩他的學識淵博,各種講題都能揮灑自如。沒有講稿,記憶如滔滔江水,自然傾洩,並且觸類旁通,詼諧幽默,兩小時瞬間飛逝。講畢他接受了「國民黨聖地牙歌分會」 頒發的獎狀,但是當場把他們支付他的機票費用捐出當作抽獎禮物。他還謝謝大家,說現在老人講話都沒有什麼人聽了,今天居然有那麼多人來聽他演講,十分高興。

立立姐那天稍晚有事,聽完演講即離席告退,臨走前把抽獎票根丟給我,她並說:「替我看看,大概不會抽到什麼的。」沒想到夏教授抽出的第一大奬也就是機票費,就是我手中立立姐的那張票根號碼,文人相重,竟有如此巧合的緣分。

當晚夏教授住在他的一位建中好友家,那位好友的夫人曼樂姐,特別邀我及一小部分友人晚上去他們家再與夏教授雅敘。那天晚上大家談興頗濃,夏教授望之儼然,即之也溫,方正的臉,聲如洪鐘,沒有一點疲憊老態。雖然從很多報章雜誌上看過他的消息,回台灣陪伴生病的父母,在清華、成功大學教近代日本文學,是中國唯一工程博士出任文學教授之職等訊息,但是我還是很好奇地想問問,一個學理工的博士,為什麼會放下以往的一切,將老年致力於文學的傳承?

「沒有辦法,讀理工是我們那一個時代大多男孩子的趨勢,但我的父母何凡、林海音都是文人,我血液中流的是純文學貴族的血統,這血統與教育程度、財富,官位無關,而是和一個人天生對文學的愛好和氣質有關,我最愛的還是文學。」夏教授的回答大意是如此。

夏教授知道我也寫作,在道別時,他送了我兩本他的散文集《流光逝川》與《春閨夢裡人》,蒼勁有力、龍飛鳳舞的字體在第一頁提到:妳要用力地看。

說來汗顏,我從來不知道有這兩本散文集的存在,但是回家展讀後,對之愛不釋手。所有文字都如行雲流水,既有散文之形,又有詩歌之韻,意境在文中飄渺自然流動,看似信手拈來,沒有刻意經營,但其中情感卻又直觸讀者心懷,令人悠然神往。

夏老師,謝謝你的書,我有在用力地讀,窗外是難得的春雨,心中翻滾著久違了對文學的悸動。讀著文章中引用了T.S.艾略特《荒原》的一段:「四月是最殘酷的月份,迸生著紫丁香,從死沉沉的大地上,雜混著記憶及慾望,攪動著愚鈍的根鬚,以春天的雨絲。」(寄自加州

機票 加州 日本

上一則

鳶尾花

下一則

顏德和 白手起家 寫創業傳奇

➤➤➤想要快速掌握最新時事?世界新聞網免費電郵報(eNews),為您精選世界大事、熱門議題、生活趣聞,透過電子郵件送到您面前,讓您精準掌握天下事...即刻訂閱>>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

世界新聞網為提供更佳的網站體驗,採cookies分析。如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
更多cookies、隱私權聲明可參考我們的「 隱私權與條款more > Worldjournal.com use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on our site. By using this site,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To find out more, read our update privacy policy.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