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Cybertruck大打折扣 促銷清庫存

房貸每月還款額低 理財專家:未必是好選擇

一封信的邂逅

圖/江長芳
圖/江長芳

亞利桑那州的午後,陽光透過稀疏的仙人掌影,灑在鳳凰城我家的門前。剛回到房間,便注意到門縫裡塞著一張卡片,上面是工整的簡體字,意思大概是:「聽鄰居說,你們是中國人,人很好,我非常想認識你們,希望有機會見面。」我和先生端詳著字跡,心裡不由得猜測,寫信的人應該是一位從中國大陸來的女士,或許年輕時嫁給了外國人,年紀大概六十歲上下。

出於好奇,我按照信上的電話號碼發了一則簡訊,表達了也想認識她的意願。電話很快接通,對方聲音清晰而溫和:「妳好,我是Connie。」「妳好,我是收到妳信的人。」我頓了頓,「方便的話,我們可以見個面?」「當然,要不我請妳們吃飯?」我笑了笑,第一次見面,還是簡單些比較好:「我們喝茶吧!」她爽快地答應:「好,那就來我家吧!」

幾分鐘後,她發來信息,說卡片上已經寫了地址。我這才發現,她竟然就住在同一個大院裡。傍晚,我們按著地址找到了她家。院子裡擺著幾盆修剪整齊的盆栽,幾株仙人掌迎著夕陽投下斑駁的影子。我伸手按響門鈴,心裡正琢磨著Connie會是什麼樣的人。

門很快打開,一對金髮碧眼的白人夫妻站在門口,我愣住了。「對不起……」我下意識地用英文說道,「我可能敲錯了門。」門內的女人微微一笑,一口流利的普通話傳來:「妳沒有敲錯門,我就是Connie」。我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的語調、聲調、咬字,與道地的中國人無異,如果閉上眼,我甚至會以為自己正和一個土生土長的中國人說話。她旁邊的男人笑著補充:「我是馬克,她的先生。」我努力收斂住驚訝,跟著他們進了屋。

客廳裡飄著淡淡的茉莉花茶香,茶几上擺著一只青花瓷壺和幾個白瓷茶杯,牆上掛著一幅蘇州雙面繡,書架上整齊擺放著幾本中文書,角落裡甚至還有一只宜興紫砂壺。Connie熱情地招呼我們入座,她隨手拿起茶壺詢問:「你們喝普洱茶嗎?」我擺擺手:「普洱茶太濃了,怕晚上睡不好,還是喝點淡茶吧!」她點頭,將茉莉花茶倒入杯中,又端上切好的水果。

我環顧四周,忍不住問:「妳的中文怎麼這麼好?」Connie笑了笑,指了指茶几上的一本筆記本:「妳看看這個。」我翻開筆記本,裡面整整齊齊地寫滿了漢字,每個字都筆鋒穩健,排列得像是教科書裡的範本字。「妳這字寫得也太好了吧!」我驚訝說道:「比我的字還工整。」Connie得意地笑了:「我每天都練,為了寫直,還用小尺子,一天不寫就覺得手癢。」她的語氣、用詞,透著一股道地的中國味。

她端起茶杯,輕輕地吹了吹,像是沉浸在回憶中:「六十歲退休後,我決定學一門新語言,防止老年失智症。最開始學中文時,我每天早上五點起床,練習寫字、朗讀課文,甚至用拼音給自己寫日記。」她頓了頓,又補充說道:「剛開始的時候,光是『你好』和『謝謝』我都說得磕磕絆絆。後來,我在網路上找到一個北京的中文老師,每天跟他對話、練習發音。」

「學中文的人很多,但妳是我見過最認真、最成功的。」我由衷地說。Connie笑著說:「光學還不夠,我還要實踐。」她起身走到書架前,拿下一本相簿,翻開後遞給我,並說:「這些是我在中國的照片。」

相簿裡,有她站在長城上迎風微笑的照片,有她在黃山的雲海間眺望遠方的畫面,還有她坐在北京胡同的小茶館裡,和一群老大爺下象棋的瞬間。「這些照片也太道地了吧!」我驚訝地翻著相簿,「妳是怎麼做到的?」

Connie得意地說:「我不光是遊客,我真正融入了當地人的生活。」她指著一張照片,那是她在西安回民街的小攤上,「這家羊肉泡饃店的老闆剛開始不理我,覺得我這個『老外』只是來湊熱鬧的。但我一張口就是『來一碗泡饃,不要香菜,饃掰碎點。』老闆愣了一下,接著就笑著說:『妳還挺懂行的嘛!』」我忍不住笑出聲:「這也太接地氣了。」

她翻到另一張照片,照片裡,她在烏魯木齊的巴扎市場,戴著頭巾,和維吾爾族婦女一起包饢餅。「這張照片的地點是新疆朋友帶我去的,他們一開始不相信我會做,結果我還真包得有模有樣。」「妳比很多中國人還中國。」我由衷地感慨。

Connie眼裡閃過一絲溫柔:「中文不僅僅是一種語言,它是一種思維方式,一種文化認同。它讓我更了解中國,也讓我覺得自己和中國有了某種深深的聯繫。」那天晚上,我們聊了很久,從中國的茶文化,到她最愛的城市,再聊到她如何堅持學中文。

臨走前,我從包包裡拿出一本自己寫的書遞給她,「這是我用中文撰寫美國人的故事,送給妳。」她眼睛一亮,鄭重地接過書,翻開一頁,一字一句地念道,並說:「謝謝妳,我一定認真讀。」她的眼神裡滿是認真。

二月十五日,她又帶給了我們一個意外的驚喜,她邀請我們到她家參加元宵燈謎晚會。一進門,只見屋裡滿是紅燈籠,上面寫著中英文謎語。餐桌上擺滿了宮保雞丁、麻婆豆腐、紅燒肉、四喜丸子等料理,圍坐在桌旁的,竟是一群白人朋友。

看著他們興致勃勃地猜燈謎、品嘗中國菜,我忽然覺得,這不僅僅是一場聚會,而是一種文化的交融。我望一眼滿屋子的幾十位白人聚在一起過中國年,竟有種激動和親切感,還有一種敬佩,謝謝他們對中國文化的熱愛。

人生,總是充滿意外,而這些意外,往往才是最美好的相遇。(寄自華盛頓州

退休 華盛頓州 新疆

上一則

MALL之風情

下一則

收音機坐禪

➤➤➤世界新聞網全新推出「消費頻道」,提供好吃、好玩、好買的實用消費資訊,以及最新個人退休、理財、保險等省錢妙方,還有增進家居生活品質的最新情報。每天關注「消費頻道」,天天有新鮮事!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

世界新聞網為提供更佳的網站體驗,採cookies分析。如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
更多cookies、隱私權聲明可參考我們的「 隱私權與條款more > Worldjournal.com use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on our site. By using this site,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To find out more, read our update privacy policy.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