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心插柳
那年初夏,丈夫先行出國,留學加拿大。初秋時節,逐漸適應了一人獨自帶娃的生活,從最初的手忙腳亂變得從容自若。尤其到了晚上,兒子入睡後,更是有大把的自由支配時間,看電視、讀小說,怎一個自在了得。
正當我習慣且享受獨自生活時,丈夫發來邀請信敦促申請探親,我卻在猶疑中,一想到需要準備若干材料、辦理護照、申請簽證,諸多事項,就開始打退堂鼓。主要是彼時在圖書館的工作得心應手,況且自身不喜歡折騰,出國於我無甚吸引力。
為此丈夫打了好幾個越洋電話勸說:「最起碼去試一次。」還說現在加拿大的簽證很難,一個同學的太太申請八次都被拒簽,成功的機會渺茫。「不管成功與否,還是要嘗試一次。」丈夫最後特別強調。
那就試試吧。辦理護照差不多用了一個多月。因為工作未滿五年,遂向所在大學的人事處繳納兩萬人民幣的培養費。護照辦妥,已是十二月中旬,準備妥當簽證所需材料,便去加拿大大使館申請簽證。記得去過大使館兩次,第一次去後才知不能當日申請,必須先領一份表格,填好後再擇日去遞交申請。
那個周日,父母帶著小妹來到北京,為此擬定三種計畫:如果簽證成功,父母送我和兒子出國後再回老家;如果只我一人獲簽,父母把兒子帶回老家;如果皆拒簽,等到寒假一起回老家過年。
記得周一清晨,北京風和日麗,騎自行車去了加拿大大使館,一進去就在窗口把材料遞進去,然後走到裡面大廳等候。大廳裡人很多,心想早起的鳥兒真多,恐怕等候時間會很長。轉念又想,既來之則安之,那就耐心等候吧。
甫一坐定,一群人圍過來,七嘴八舌地問以前怎麼沒看見我,我說是第二次來,第一次拿上表格即離開。眾人皆面露驚詫神色,有人感嘆:「你真夠膽大的!」我不解,為何如此說?
這一問,勾起了大家的話題。原來很多人並沒有遞交簽證材料,只是在觀察、觀望,看看哪天簽證率高,判斷哪個簽證官好說話。而且大多數人都是從外地來北京,住在大使館附近的旅館,幾乎每天都會來,尋找有利時機遞交材料。其中也有多人被拒多次,心有餘悸,不敢貿然行動。大廳裡的氣氛異常緊張,多多少少影響了原本淡定的心態,開始有些患得患失起來。
眾人聽我第一次來,一來就徑直交了材料,而且竟然還是帶著孩子一起申請,皆搖頭,說成功的希望渺茫。至此,心裡反而不似先前焦慮,漸趨平靜。本來也是可去可不去,拒簽亦無所謂,踏踏實實回去上班。如此一想,更是一掃先前的患得患失,拿出包裡的資料開始準備下午的工作匯報。
然後陸續有人被叫到名字,走到窗口,接受移民官提問。記得好像有三、四個人在我前面,皆被拒,大廳裡的人們開始竊竊私語,說這絕對不是一個好兆頭。其中有位女士被拒,人們小聲議論說她上次帶孩子申請被拒,這次一個人申請依舊被拒。「你下次簽證最好不要帶孩子,一個人申請相對容易些。」一個人好心提醒我。
貌似拒簽已成板上釘釘,心裡反倒愈加踏實篤定,甚至可以說氣定神閒,只希望不要等待太久,影響下午的開會事宜。
突然間,聽到我的名字,站起,步履輕鬆走到窗口,一位中年男子坐在窗口裡面,對我笑了笑,我也報之以微笑。然後進入問答程序。
時隔多年,對於簽證官的問題已然忘卻,因已做好拒簽的心理準備,所以情緒很放鬆,問什麼答什麼,有問必答。只記得最後簽證官在護照上一邊蓋章,一邊說:「簽了。」我疑惑地反問:「簽了?」簽證官回答:「簽了。」「連孩子一起簽了?」還是不敢確定。「兩個人都簽了。」簽證官再次回答。
我一臉懵懂地看著簽證官,心裡還是有些存疑。這就簽了?接過護照,邊看邊慢慢往大廳走。一走進大廳,一眾人再次圍過來,幫我檢驗護照,確定簽了,有人還說聽到了我和簽證官剛才的對話。過了十幾分鐘,依舊處於迷茫中,懵懵懂懂騎著自行車回家。
當得知簽證結果後,丈夫興奮地說:「我們這所大學的中國留學生,近兩年內沒有一個人帶孩子簽證成功,即使一個人,成功的概率也很小。」末了又加一句:「你這是無心插柳柳成蔭啊!」
距離那次簽證已經過去了二十多年,回首過往,其間也經歷了無數次的「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的人生歷練。終究明白了一個道理,成與不成,上天自有安排。很多時候,我們刻意追求的、心心念念、夢寐以求的渴望,終究歸於失望。而那些看似可有可無、並不在乎、無所謂的東西,反而總是輕易得到。直至多年以後,才發現所有安排皆為命定,惟有順服,方可蒙福。人世間的事情大致如此。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