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涉外人士:台美關稅談判過程順利 搶先機站穩腳步

美商:145%關稅像末日降臨 中國進口商品可能完蛋

螺螄

聽新聞
test
0:00 /0:00

螺螄是中國江南一帶的「特產」。雖然北方也有,但江南人對螺螄之烹飪、食法的獨特,北方人是望塵莫及的。

江南有「清明螺、勝似鵝」之說,清明時節食螺,可以盡享螺之美味。因為螺螄冬天需要休眠,春天到了,牠就會從泥洞裡爬出來,此時螺肉養得肥肥的、嫩嫩的,就像鵝肉一樣。如果過了立夏,螺螄進入產子期,殼裡會有許多小螺螄,吃起來就會磣牙。

清明時節的螺螄還有一個特點,沒有泥土的腥氣。道理也簡單,螺螄在冬眠,冬天的泥土溫度低,土腥味就進不了肉裡。更讓人放心的是,冬天的池塘、河道、溪流,因為沒有農事活動,大都是清水,冬天的清水裡也少有寄生蟲,是一年中螺肉是最衛生、最健康的季節。但到了夏天情況就不一樣了,螺螄到處活動,沾染了泥腥味,肉質就無法保證了。

「清明螺螄端午蝦,重陽時節吃爬爬(螃蟹)」,母親會時常嘮叨這句諺語。但清明時節要吃到春螺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雖然立春了,但下到水裡仍是刺骨的冷,要到池塘、溪流裡去摸螺螄,實在是件苦差事,因此菜場裡的螺螄大都每斤要價六、七元,比夏季貴了一倍。

對於家常小菜,母親向來是不屑於去菜場的,一定要自己動手。立春剛過,老人家就換上高幫雨鞋,到溪岸邊摸螺螄去了,也就是一盞茶時間,就摸到了兩、三斤。

烹飪前,一般需要清水靜養,水裡放幾滴菜油,螺螄就會吐故納新。杭州一帶烹飪螺螄時,大都剪去屁股,便於吸食。前幾年,北京有遠房客人來,見我們全家人食螺,用嘴吸,而且速度奇快,看得十分詫異。她說北方烹飪螺螄時不剪屁股,食螺也不用嘴吸,而是用牙籤挑出來的。見我們吃得「呼呼」有聲,高興地作了嘗試,因為剪了屁股的螺螄,裡外通氣,用嘴一吸,鮮美的一團肉就到了口腔裡。北京客人連連稱妙,連稱在南方食螺可以鍛鍊肺活量。

前段時間看到北京嚴重霧霾,我又想起她來了。希望她還是多到南方來,多享受南方的螺螄,把她的肺鍛鍊得更強大一些才行。

螺螄少有養殖的,大都是野生的,至少我沒有聽說過有人去養殖,因為一到夏天,螺螄就會掉價,經濟上實在划不來。正因為是野生的,螺螄的營養價值就會高些,牠含有人體必需的八種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維生素A、B2、D及多種礦物元素等。而在「本草綱目」中,螺螄還是一味藥,有清熱、利水、明目的作用,還治黃疸、水腫、痢疾等療效。

江南的菜館或平時家常烹飪,螺螄大都採取醬爆,口味差不多。而我經過常年試驗,採取砂鍋鹹肉燉螺螄,以黃酒為湯,燉上兩小時,起鍋時放入薑絲、蔥蒜,螺肉鮮嫩無比,湯汁濃稠,可以把口腔裡的所有味蕾調動起來。熱騰騰的燉螺螄,來瓶涼涼的啤酒,啊!那是人生一大快事,這真是「一味螺螄千般趣,美味佳釀均不及」。

端午

上一則

邱士楷 管控風險 危機變轉機

下一則

海與山

➤➤➤想要快速掌握最新時事?世界新聞網免費電郵報(eNews),為您精選世界大事、熱門議題、生活趣聞,透過電子郵件送到您面前,讓您精準掌握天下事...即刻訂閱>>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

世界新聞網為提供更佳的網站體驗,採cookies分析。如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
更多cookies、隱私權聲明可參考我們的「 隱私權與條款more > Worldjournal.com use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on our site. By using this site,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To find out more, read our update privacy policy.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