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的友伴

一張老照片中,四個人站在陽明山的地標花鐘前,我們都穿戴端莊,有著如陽光般燦爛的笑容。這是多久之前的往事?
那時,我們剛從大學畢業,在中學任教,正值寒假的期間,正逢陽明山的杜鵑花季,我們也留下了許多人比花嬌的青春倩影。
回首前塵,大學四人同窗的情景,仍舊歷歷在目。我們曾經暑假一起參加救國團的東花縱走,從台東知本出發,沿途綿延的秀麗山脈,一片綠意,最後進入花蓮秀姑巒溪峽谷。也曾畢業前,一起完成溪阿縱走,從溪頭沿著鐵道抵達阿里山,在旭日初升時,留下高度曝光人人瞇眼的大合照。
我們也曾參加彼此的婚禮,心中滿滿的祝福。我們在家庭工作中忙碌著,都以為日子就是如此這般地平順走下去。
然而,多年前電話中得知倩蓉因病過世,太多的不捨。記得大學剛畢業時,倩蓉曾移民來美,信中說:「等你來,我們一起坐灰狗巴士橫越美國。」待我來美,倩蓉又因為結婚回台灣定居了。
我曾經在信上說:「在美國洗衣服沒有洗衣板,太不習慣了。」而倩蓉在台北的公車上巧遇另一位大學同學,她正要來紐約上州的康乃爾大學伴讀,倩蓉硬是請託她,帶了一塊洗衣板來新澤西給我。每一次在水流泡沫中,總是感受到倩蓉的一片赤誠心意。
重提往事,許多細節已不復記憶。有人問:「當年的相機是誰的呢?」我們都說:「一定是倩蓉的。因為,當年倩蓉的家庭環境最優渥。」在七○年代,倩蓉的衣服已經都是量身訂做的,她的母親也為她報名美姿訓練班,我們還傻傻問:「何謂美姿班?」她說:「首先,頭上頂著書本走直線。」拉開她的衣櫥,多的是同一款式卻不同顏色的舶來精品。
但是,倩蓉卻是個性情中人,大學暑假從台中回台北,可以把一群剛在火車上認識、家住高雄參加救國團活動的高中生邀請到家裡住幾天,理由是這些小朋友難得一趟出遠門,活動結束後,就多待幾天在台北走走逛逛啊!
我回台灣,她領著我到天母的士東市場,這家攤子喝四神湯,另家攤子吃豬血豬肺,這個攤子買袋切好的水果,那家買把空心菜……,一路行去,市場的魚攤肉販彷彿個個都是她的好友舊識。
人生的旅程彷彿是搭乘一列火車,有人長途同行,有人短暫停留。而青春的友伴,曾經在那麼天真爛漫的美好日子,互相聆聽徬徨騷動的心靈。然後各自奔赴自己的人生風景,及至青春歲月漸漸成為淡淡的夢痕和永遠的記憶。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