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情故鄉事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這是詩仙李白在我老家作的詩。「白帝城」隸屬「夔府」,是劉備托孤諸葛亮的地方,唐太宗為彰顯諸葛先生之「奉公守節」特賜名「奉節」,直到現在未變。然而孤陋寡聞的我,到了中學都未曾聽說有誰知道,心想顯然是名不見經傳的小地方。
大學時代去同學家,祝老伯寒暄問到:「你府上是哪兒?」我說了,祝伯椄著說道:「我去過你老家。」可真嚇我一大跳,說道:「真的嗎?」這是我第一次聽到故鄉的事。原來祝伯是陸軍的工程師,抗戰時期,長江已被日寇占領,海軍艦艇毫無保障,只能將艦砲拆除,搬到岸上當砲台,祝伯就是負責到奉節安裝大砲作業,保衛長江三峽。
祝伯說道奉節是個長江邊的小城市,當年百姓生活貧苦但很善良,將白米飯招待軍人而自己吃糙米飯,更是拒絕接受國軍餐費,可見一班。得知此事,心中非常開心,對鄉親義行引以為榮。
到了美國定居舊金山灣區,結識了共和黨大老祖教授夫婦,閒聊中祖夫人說:「我在你老家讀過中學。」原來祖夫人的父親是國軍官員駐軍奉節,就全家搬來逃難暫居。日後,每次祖先生見到我就說:「又見到老鄉了。」雖是句問候語,但也成為一件美談。
近年來大陸改革開放進步神速,我於內子也退休後,安排了尋根之旅。我們搭乘長江三峽的郵輪前訪故鄉,在重慶上船已是夜晚,山城的燈光秀令人驚豔,香辣的川菜更是令人垂涎三尺。郵輪往下游過了萬縣就是奉節了,縣城在長江的右岸,城區不大,是四級城市,老劉家的祖屋、祖產、祖墳、祠堂都已沉沒在一百七十五公尺的水底,就算是為國家重大工程「三峽大壩」奉獻的一點心意吧。
郵輪停泊在江左的白帝城,到底是觀光勝地,爬上坡堤搭乘扶梯到了平地,一座古城門聳立在岸邊,還是原有的奉節老城門,顯然是由低處遷移上來的,沒有城牆顯得有點孤單。
白帝城是所古建築,充滿古今文人騷客留下詩詞篇篇,另有劉備托孤諸葛亮的劇本人物布景,無藝術性可言,非常商業化。後院有碑林兩處,集合多家作品的石刻,高祖玉章公在福建出任知州退休後,回到故鄉,也有懷思好友瘦竹和尚的祭文石碑在列,另有唐朝劉禹錫大詩人的專園,除他的詩作太多外,也還在此地任職太守。
白帝城位處江邊,一旁又是高山峻嶺,所餘腹地甚小,非常懷疑蜀漢劉備如何駐軍於此,只能怪自己歷史讀得不夠,白替古人擔憂。
攤販出售當地水果,一種暗紅色的橘子叫「臍橙」,肉甜汁多非常好吃。鄰近的一小山坡上,剛好可以鳥瞰長江和瞿塘峽的入口,浩浩蕩蕩的長江水在高聳入雲霄的峽谷遊走,壯麗極了,難怪人們說到「夔峽天下雄」的讚譽。遍覽美景,也完成了尋根的宿願,老天待我不薄啊。故鄉,何日再見。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