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特律的興衰
去年暑假,我到底特律(Detroit)參觀了福特汽車公司用六年時間、耗資九億五千萬美元完成翻新的密西根中央火車總站。這座被遺棄多年的地標,像一部記述美國汽車城從輝煌走向衰落的史書。
Detroit這名字,原為法文,是海峽的意思,因為城旁有條長河,把兩大湖(Huron和Erie)聯通成海峽,故得此名。
火車總站從一九一三年開始使用,汽車業也從此興旺起來,直至二戰後五○年代初,達到了巔峰。在那數十年期間,很多歐洲人移民來美,想到這世界汽車之都謀生,因為在汽車生產線上,不需學歷,也能賺到很好的薪酬。而大部分湧來底特律的移民,均由這座火車總站入城,所以該站又有美國中西部艾利斯島(Ellis Island)之稱。
第一次到底特律,是在七○年代末,我家從香港移民到密西根州小鎮不久。當年底特律最出名的地標,是那座剛落成、樓高七十多層的復興中心,裡面有家大酒家,聽說是由香港藝人開辦的,我們在那裡飲了茶。
顧名思義,復興是底特律的希望,因為它早已從最高處滑落谷底,汽車廠多已搬離市中心,大量從南方來的黑人勞工變成失業漢,到處是充滿罪惡的貧民區。一九六七年發生的種族大動亂,又為底特律帶來沉重且長久的打擊。然後汽車市場的占有率逐漸被日本和歐洲車奪去,令美國失去汽車王國的地位,底特律更到了崩潰邊緣,「復興」的心願也變得遙遙無期。 念大學時,我曾在底特律愛迪生發電廠做暑期工,上班途中經過的大多店鋪,都是擺賣偷來的車輪蓋。爸爸也曾在市郊一家中國餐館打工,和媽媽租住唐人區一公寓,第一天媽媽站在門前等爸爸下班,即有位善心街坊跑來勸誡:「千萬不可獨自站在街上,太危險了。」之後還開了他屋旁的鐵閘,叫爸爸把汽車開進去,不好讓它泊在路邊,可見治安多麼惡劣。兩星期後,爸媽就決定搬回小鎮。
早在一九八八年,中央火車站已被廢棄,這座曾經代表底特律光輝歷史的地標,從此變成衰落的象徵。二○○九年,市政府決定把這「眼中釘」除掉,可惜沒有足夠資金,無法施工,數年後政府更宣布破產,便只好一直讓這座殘破的大樓醜陋地聳立在那兒。
最近我又有機會來到底特律,驚喜地發現,它的希臘城、小墨西哥和Dearborn區的小中東,有不少地道美味餐廳;聖誕節時Campus Martius的大聖誕樹和溜冰場,勝似紐約的洛克菲勒中心;幾支一流的職業球隊,如籃球的活塞、冰球的紅翼、棒球的老虎、美式足球的獅子等,都擁有大批熱情的粉絲和頂級的球場,今年獅子隊打進超級盃八強,更令底特律人歡欣不已。還有市中心的酒吧和餐廳,常要排隊等候;河濱美麗的走廊和公園,也有許多人在憩息和嬉戲。看來福特汽車公司這次投巨資,將火車總站回復往昔光彩,真有可能為底特律創造奇蹟,讓火車站成為帶動底特律復興的火車頭。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