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兩位老外老師(上)
移民到美國後,盡管我已擁有大學本科和碩士學位,但所學專業卻是中文類的,難以學以致用。為了謀生,我不得不重返校園深造,希望透過進修來提升自己。
當時囊中羞澀,又因轉校生的身分無法申請聯邦補助,只得選擇了學費較低的拉瓜地亞社區學院,正是這一選擇,讓我有了機會接觸到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外籍老師。時光荏苒,二十五年過去,至今令我難以忘懷的,仍是那兩位對我影響深遠的老師。
Gordon老師是來自牙買加的執業會計師,年約四十出頭。雖然她的髮型偏向男性化的平頭,但看起來別具一番魅力,尤其是她那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睛,讓人印象深刻。她講課時,中氣十足,充滿了活力。
她教授的課程是初級會計(上),共四學分,每周四節課。大多數老師會將課程分為兩次,每次兩節,但Gordon卻選擇在一個上午內完成四節課的內容。那時,她的身體狀況非常好,整個上午滔滔不絕地講解,從借方、貸方到各種數據和例證,講解清晰生動,讓我們聽後不僅能夠當場理解,還能輕鬆對照教材進一步消化吸收。
我原本學的是文科,對會計領域一無所知,進入社區學院時,我選擇的專業是教育,打算畢業後重返講壇。然而,一位年輕的廣東籍同學給了我一個建議:我人到中年才來美國,英文既不夠流利,還帶有口音,若重返講台,勢必面臨巨大挑戰。相比之下,會計是一門以數字為主的學科,既實用又能謀生,可謂事半功倍。這番話讓我頗為認同,於是我果斷轉學會計專業。
沒想到,聽了Gordon老師的幾堂課後,我不僅愛上了會計學,甚至還有些許遺憾:若早知會計學如此有趣,我當初在國內的大學就應該選這個專業,那麼出國後也不至於為找工作而發愁了。果然,從社區學院畢業後,我如願以償地進入了政府機構,開始了與數字打交道的職業生涯。
Gordon老師教課的風格,頗似國內教師的嚴謹,她對那些認真學習的學生總是溫言勉勵,而對那些敷衍學業的學生,則毫不留情地嚴厲批評。
記得當時的會計作業都是格式化的,厚厚的作業本上每頁都印著格子,數字一行行填入其中,計算一目了然。然而,那時我經濟拮据,只靠失業金勉強維持學業和生計,買的教材是二手書,附帶的作業本也被前一個主人用過,無法再用。無奈之下,我只得自己用白紙做成作業本,再在上面畫格子來做作業。
有一次,Gordon布置了一份作業,班裡二十多個學生,只有包括我在內的四、五名學生按時完成,其他同學或只完成了一部分,甚至有人交了白卷。課堂上,Gordon大發脾氣,對那些未完成作業的學生批評了足足十幾分鐘。那時的學生年齡、背景、目標各異,但在老師眼中,大家都是一樣的學生,不認真聽課或不完成作業,就應接受批評。
我靜靜地坐在一旁,聽著老師的訓斥,因為自己與這件事無關,就心不在焉地聽著。沒想到,迷迷糊糊間,我突然聽到Gordon提到了我的名字,我立刻集中注意力,原來她是在表揚我。她說,雖然我買不起作業本,但我用白紙畫格子做作業,一絲不苟,每一題都完成得非常認真,毫無差錯。
這番話讓我既高興又有些惶恐,高興的是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老師的肯定,惶恐的是擔心用白紙「湊合」會讓老師失望。更沒想到,下課後,Gordon竟然拿出一本嶄新的作業本送給了我。
此後,Gordon老師顯然記住了我,而我也由衷地尊敬這位講課出色、心地善良的老師。畢業二十多年來,我們依然保持著深厚的師生情誼。她住在新澤西,雖然我們難得見面,但每逢節假日,總會透過文字互致問候,每當生活中遇到難題,我也總是首先想到向她請教。
二○○四年,我成功考入紐約市政府的簿記職位,但當時在中城服裝樣品室工作的猶太人老闆希望留住我,並願意與我談條件,我陷入了兩難,便向Gordon請教。老師從工作穩定性、福利保障等多方面為我分析,堅決建議我接受年薪比樣品室低了三千美元的政府職位。
她的見解果然高明。盡管我在公司內曾遭遇排擠,但憑藉出色的工作能力,我贏得了大家的認可。最終,在二十年後退休時,我的年薪已是當年的三倍,福利待遇更是遠超出樣品室的範疇。
(上)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