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虎陪讀
去年清明時節我和老伴返台掃墓、探親訪友兼旅遊,在鄉間偶然看到一隻自從我們移居北美寒帶地區將近半世紀以來,就很罕見的小壁虎,牠勾起了我在青少年時期曾經蒙受的失怙之痛,及歷經了一段坎坷辛酸奮鬥的舊憶。
七十年前的那個春天,就在我即將於建中初中部畢業的三個月前,家父因為罹癌而不幸逝世。辦完了父親的後事,家中除了父親遺留下一間只能供我們母子遮風避雨的日式小木屋之外,已經陷入家徒四壁、生活極端困難的境地。
年老的母親體弱又多病,我是父親老來得子的唯一兒子,還有一位大我四歲的姊姊,我上無叔伯下無兄長,沒人能夠來幫助解決沉重的生活及母親醫療負擔的問題,若是只依靠家姊當一名小公務員的薪水收入,那絕對是撐不起這個家和繼續供我升學讀書。
因此我幾經審慎地考量之後,毅然決定輟學踏入職場,只冀望能夠掙點工資來幫助家計。然而,一個尚未年滿十六歲的小伙子,既不懂得什麼人情與世故,又無一技之長,我哪能夠找得到什麼樣的工作?
就在我山窮水盡走投無路時,還好奇蹟總是在絕望之際出現,我的一位同窗好友的父親,因為得知了我的不幸遭遇,非常同情我的處境,於是他在台灣電力公司幫我覓得了一個「短工」(當時以短期契約臨時雇用的人員簡稱)的工作。所以我迫不及待地於最後一個期末考試結束後的隔天,就向學校請了長假,趕緊去報到開始上班,深怕錯過了那個難得的工作機會。
有了工作之後,我除了戰戰兢兢地努力學習,和做好份內所有的工作之外,還認為自己不應就此放棄學業,必須利用公餘的時間再去進修,將來才有「出頭天」的希望。當時因為受工作環境的耳濡目染,並且我也對理工方面頗有興趣,所以希望考進一間工科的夜校,以就讀電機工程為我進修的目標。
我沒有怨嘆自己的時運不濟、命途多舛,也不敢有絲毫懈怠。我少年時期所過的生活,是白天朝八晚五埋首苦幹的上班族,夜間就化身為不斷苦學、苦讀和自學的工讀生,分秒都不容許我浪費虛耗,因為我實在是沒有那種本錢。
每天傍晚下班後,我必須馬上騎著腳踏車橫跨半個市區,趕赴在中崙的學校上第一堂課。放學後雖已飢腸轆轆,但我還得再騎車越過另一半的市區,才能回到艋舺的老家。因此若是在晚上十一點以前,能夠享用到一頓母親為我預留在大爐灶上保溫的晚飯,那種既滿足又幸福的感覺,實在是難以言喻。(上)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