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打字機

我家有一台英文打字機,是上世紀八○年代上海航空發動機製造廠生產的「長空牌」手提式英文打字機(見圖),這台老式金屬機械打字機的用料很實誠,所以提起來非常重。
記得改革開放初期,我還是上學的年紀,那時的上海開始陸續有人出國留學了,短短數年便進而形成了出國留學潮。那時候爸爸平反後非常忙碌,在大學教書的同時,還受一些重要機構的邀請作指導翻譯,又創辦了民進業餘進修學院。為了幫助年輕人多學技能,學校與上海電視台聯合開辦了英文打字課,也為了讓我有一技之長,爸爸百忙之中第一時間報了暑期班讓我去學習英文打字。
第一天去上課,走進明亮的教室,只見每張椅子前的桌子上都配有一台英文打字機,頓時眼前有一種閃閃發亮的感覺,非常喜歡。那年代閉塞得很,沒有互聯網,所以在進教室之前,我並不了解打字是怎麼回事。
第一堂課老師就開始教指法,告訴我們打字的姿勢、手指的位置,以及每個手指負責的上下鍵範圍。我仔細地盯著眼前打字機上面的每一個鍵,字母、數字、符號、空格,默默地記住它們的位置,記得第一節課結束後,回家路上還在默念著「asdf、jkl;」。
那時的英文打字機是不折不扣的緊俏貨,大概過了一周多的時間,托人買到的這台打字機才到貨能提。有了自己的打字機,自然是非常珍惜,每天花時間研究練習。
把A4紙捲入後固定,再調整左右兩個設定寬度的按鈕,這樣打到每行最後一個字母的時候,會聽到「叮」的一聲清脆鈴聲提醒,然後迅速用左手撥動滾輪完成換行。
除大拇指外,其餘的八個手指分別放在「asdf、jkl;」八個基本鍵上,大拇指放在空格鍵上,分工上下的其他字鍵都叫範圍鍵,擊完它們就迅速返回基本鍵,十指分工明確,包鍵到指。
起初的我打得並不快,因為嶄新打字機的鍵有點緊,只感覺自己的手指力量不夠,擊鍵時要用力大、走不快,小指又經常因為力度不足,打在紙上的字母比較淡,於是加倍練習,並告訴自己要多練多用,鍵才能鬆才能得心應手。
就這樣在循序漸進的練習過程中,一天比一天熟練,感覺得到進步,心中甚是喜悅。
暑期班學習結束前交了照片,考試後拿到了一本很正式的中英文對照證書,是由上海電視台二台與上海民進業餘進修學院聯合頒發的英文打字技能證書。這本證書,在我日後應聘銀行工作時派上了用場。
上海的文匯報每日發行,報紙的大小與世界日報一樣,有一段時間裡,幾乎每天用半個版面刊登一則招聘廣告,引起了我的注意,醒目的「標準渣打(麥加利)銀行」幾個大字引起我無比的好奇心,什麼叫「標準渣打」?括號裡的「麥加利」又是什麼意思?那年頭極少有公開招聘,也無從了解更多,只看到銀行的地址在南京西路上最好的辦公樓上海商城,於是我寫信去「應聘」,並在簡歷的特長一欄裡自豪地寫上了「英文打字」。
記得第二輪的面試中便有測試英文打字這個項目,我知道自己相比一分鐘能打到一百五十個字母的學生,我一百出頭的打字速度並不算快,所以心裡不免想著會不會因為打字速度不快而影響錄取呢?
測試時使用的是銀行的打字機,當坐在打字機前的那一刻,發現那台打字機可好了,比家裡的這台「長空」要「高大」些,也「高檔」些,一看就是進口貨。沒想到當手指按下第一個字母鍵時,就感覺到它的鍵相當輕,完全不緊繃,令我的手指一下子就擺脫了緊張感而鬆弛下來,於是擊鍵如飛,可比平時用自家打字機練習快多了,簡直有點如覓知音的感覺。(上)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