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只用兩樣保養品 62歲女「看似僅40歲」揭青春秘訣

中國17歲女演員戴230萬耳環掀波 父為退休公務員

童年記事(上)

聽新聞
test
0:00 /0:00
圖/123RF
圖/123RF

我的家鄉在廣東台山鄉下一個名叫吉昌里的偏僻小村,依山傍水,風景怡人,但田產卻不怎麼豐盛,因此村裡有很多男人都不耕種,而遠赴海外,到南洋或美國、加拿大去做生意、賺大錢。

村裡幾十戶人家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家裡有長輩在海外發了財,回家來造大房子購地,給兒孫成家立業,把田租給附近貧窮的佃戶,自己在家裡收田租,樂享餘年;另一種就是不離家,自己耕田,靠收成養家活口的留守農家,我家就是其中之一。

我的祖父早逝,父親是獨兒,祖母捨不得他離家,父親也很孝順,就留在家裡種袓傳的幾畝薄田過活。我家一共六口人:祖母、父母親、大姐、我和小弟,比起一般農家,我們家雖然不富裕,但也不算貧窮。村裡的人大都過得很節省,父親田裡收成好足以養家,如果歉收,他就去附近的港口做傭工,貼補家用。

我出生的時候,日本已經占據了大半個中國,但吉昌里非常偏僻,地圖上並沒有,又被大山擋住,且山路崎嶇,只能走路或騎馬,山區又昰游擊隊出沒的大本營,因此日本兵沒有翻山過來偵查,小村得以倖存。

只有一次,一個騎馬的日本大兵迷路,下山撞進村裡,正好碰上在村口祠堂小廟裡燒香拜神的陳阿婆。他不但沒有騷擾,反而下馬同拜,然後又從口袋裡掏出一張皺皺的老婦人相片,說「媽媽」,向陳阿婆鞠了一躬,就上馬走了,再沒回來。村裡人都感謝祖宗保佑,父親常說:「日本兵雖然凶狠,但畢竟也有有人性的人。」

幾代都住在村裡的人,難免都會有些沾親帶故,來往密切,孩子們都一起長大。女孩子文靜,在家幫助母親料理家務,男孩子都被寵壞了,頑皮淘氣,成群結隊製造事端,惹大人麻煩。我從小就很大膽好動,從四、五歲起,就喜歡跟著一群堂叔堂哥,到村子後面的大樹林裡去玩。

大樹林古木參天,面積比學校的操場大上一倍,野草野花遍地都是。我喜歡跟大孩子們學爬樹、摘野果,在草叢裡捉迷藏、抓小蟋蟀;樹林旁邊還有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夏天更是孩子們玩水捉魚的「聖地」。我年紀太小,奶奶不放心,常常追來抓我回家,但是我並沒有出過什麼意外,而且日子久了,我不但熟悉了大樹林的一草一木,也學會了不少在林裡找野食的本領。

日本在我六歲那年終於投降,村裡人人都歡迎政府回歸,但新政府忙於整頓內政,根本無暇顧及窮鄉僻壤。勝利後好幾年,村裡都是在村長帶領下自治,並且撐過了一年多的飢荒,而我們這群頑皮的孩子也不再搗亂,盡量幫助大人度過難關。

八歲那年五月,老天接連下了好幾天滂沱大雨,離稻田不遠的小河水漲倒流,把還沒有長熟的稻子都淹了,再沒有收成。村裡有錢人家都「避難」到附近的大城,留守的農民沒有收入,有的帶全家一起去逃荒,有的紛紛到城市裡去打零工,留下的老弱婦孺,只有靠儲下的一點冬糧和自己種的菜苦撐。

但是他們並沒有挨餓,而且時時還有美味又營養野味填補,這些補品就全靠我們小孩子趁著學校因飢荒停課,整天在熟悉的大樹裡「打獵」抓到的。我們都眼明手快,擁有爬高上低的技巧和自製的工具,比如將粗樹枝削成棍子,去打藏在草裡的小青蛇,帶回家做蛇粥,用竹枝和鐵鉤去釣田邊的大田雞回家蒸,用破魚網撈小溪裡的小魚去煮湯,最不濟也會掏鳥巢偷鳥蛋,爬樹摘野果。

我們總是通力合作,誰抓到的獵物就屬於誰,從沒有你爭我奪。如果大家合力捉到野兔或是山雞,就煮一大鍋湯,平均分給各家。

在我們這群孩子和大自然的幫助下,小村終於撐過了荒年。第二年夏天,大地回春,稻田復生,學校重開,逃離的、逃荒的、打工的都陸續回來,重整家園,父親也從打傭工的港口回來種地。人人都很高興,也都誇我們勇敢聰明,做了很多大人都不會的事。我們經過這一年多的磨練,也都長大了很多,不再頑皮胡鬧。

日本 加拿大

上一則

蘇純興 開放式管理 讓員工做自己

下一則

詐欺犯的委託

➤➤➤想要快速掌握最新時事?世界新聞網免費電郵報(eNews),為您精選世界大事、熱門議題、生活趣聞,透過電子郵件送到您面前,讓您精準掌握天下事...即刻訂閱>>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

世界新聞網為提供更佳的網站體驗,採cookies分析。如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
更多cookies、隱私權聲明可參考我們的「 隱私權與條款more > Worldjournal.com use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on our site. By using this site,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To find out more, read our update privacy policy.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