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美擬禁中國人進國家實驗室 稱「偷了整整一代人」

冰箱中最「危險」的食物 專家點名這3種

佛手瓜

聽新聞
test
0:00 /0:00
筆者在家中後院栽種的佛手瓜。(圖/作者鄭至燕提供)
筆者在家中後院栽種的佛手瓜。(圖/作者鄭至燕提供)

去年在新澤西州(New Jersey)入春之際,從鄰居那裡得到了一棵佛手瓜苗。佛手瓜又稱合掌瓜,俗稱洋絲瓜,這種高產量的瓜在中國雲南、廣東、海南島等地都有栽種。據我先生的說法,以前他們在雲南下鄉時,這種瓜由於高產,人畜都會吃。

其實前年我們就栽種了一棵,但沒有成功。去年的瓜苗與前年不同,前年是表皮光滑,但去年的表皮有尖細的刺,一開始並沒有抱很大的期望,既然得到了瓜苗,那就試著種種看吧!

經過春寒料峭的兩個月,去年四月底,我們在後院挖出一個長寬各一米餘、深近一米的坑洞,再把自製的廚餘有機肥倒入坑內,上面覆蓋一層土。一周後,就把在室內培植高約一米的佛手瓜苗下地了。

為了保證佛手瓜生長,我們一直小心翼翼地呵護著,平時施肥澆水不斷。新澤西州的氣候漸漸暖和,瓜苗也一天天長高,蔓藤愈來愈茂密。在鄰居的指導下,隨時把多餘的蔓尖掐掉,以便讓它的主蔓長出愈來愈多的枝蔓。

這些蔓尖又稱龍鬚菜,可以食用,我們用竹竿為佛手瓜搭建了一個棚架,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觀看它的生長情況。天氣太熱怕佛手瓜不耐高溫,早晚盡量澆水,種在旁邊的南瓜和柿子樹也受惠不少,但只見南瓜結了一顆又一顆,這棵佛手瓜卻一直不開花。

立秋後,仍不見佛手瓜開花,我們幾乎失去了信心。勞工節過後,已不期望這棵佛手瓜了,誰知突然開了幾朵小小的淡黃色五角星花,同時也有零星像米粒大的果實長出來,這讓我們喜出望外,幾個月來的辛勤付出,總算有了回報。

隨著時間的推移,小米粒般的佛手瓜愈來愈多,這時的佛手瓜已經攀高了近七、八米左右,它的枝幹也生長出很多枝蔓,齊頭並進一直向著我們屋後的露台前進。

看著佛手瓜成長,我想起了小時候在家鄉院子也有一棵佛手瓜,因為年齡小,沒關心過它的生長過程,只認為垂吊的瓜伸手就可摘下。

佛手瓜的產量特別高,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我們人也吃,家中養的雞也吃,不記得要施肥澆水,瓜果就會自然成熟了。

如今我們親手種植佛手瓜,才體會到從幼苗長到開花結果,一定要用心栽種,才能得到想要的果實,佛手瓜像小鈴鐺可愛地垂墜著,慢慢長成豐盈飽滿的模樣,回饋我們的辛勤耕耘。當我們把一顆顆佛手瓜摘下,輕輕削開嫩皮,那冒出來的瓜汁像似有生命的瓜果,挑選出幾顆大而飽滿的留種,希望今年能有大豐收。

新澤西州 小米 高溫

上一則

奧克蘭那場野火

下一則

蝴蝶夢

➤➤➤世界新聞網全新推出「消費頻道」,提供好吃、好玩、好買的實用消費資訊,以及最新個人退休、理財、保險等省錢妙方,還有增進家居生活品質的最新情報。每天關注「消費頻道」,天天有新鮮事!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

世界新聞網為提供更佳的網站體驗,採cookies分析。如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
更多cookies、隱私權聲明可參考我們的「 隱私權與條款more > Worldjournal.com use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on our site. By using this site,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To find out more, read our update privacy policy.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