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與鄉愁
麗莎和她先生是一對歡喜冤家,凡事都要爭對錯,日前麗莎來電詢問:「妳知道什麼是佛跳牆嗎?」我說:「很巧,我剛好知道,這是一道食材豐富、味道鮮美的福州菜。」
她解釋說,女兒在好市多(Costco)看到這款新產品,很感興趣,可是因為孫女的體質過敏,不敢貿然購買,想了解一下其中詳細的食材和味道。麗莎的先生瑞克猜想:「這個菜名有一個佛字,那一定就是素菜,因為佛教是不吃葷食的,所以應該不會有什麼過敏問題。」
麗莎聽完先生的說法後,打電話來向我求證,我說:「事實上,這款佛跳牆是葷食。」夫妻兩人為此爆發了一些口角,即使網路上有佛跳牆的食譜,但瑞克依舊堅持佛跳牆應該是素食,他們爭得臉紅脖子粗,我懷疑這或許是他們夫妻相處的另類情趣。
春節快到了,自從媽媽去世後,每當年關接近時,我總是刻意選擇忙碌,故意忽視農曆新年即將來臨,可是麗莎打這通電話,還是勾起了我的鄉愁。媽媽在世的時候,佛跳牆是我們家必備的年菜之一,這是媽媽的拿手菜,也是我最喜愛的年菜之一。
佛跳牆的原名是「福壽全」,象徵幸福長壽、吉祥如意,食材有海參、排骨、豬腳、酥肉、蹄筋、鵪鶉蛋、栗子、蓮子、香菇、紅棗、干貝木耳,再加上一些大白菜,這道菜食材繁雜且費工,可是媽媽縱使非常忙碌,也一定會準備佛跳牆,因為我非常喜歡。
媽媽離世以後,我怕睹物思人,偶爾在朋友家看到這款菜餚,我也選擇無視,不再下箸,我將那份美好的回憶,永遠留在心底。
農曆春節是中國人的節日,在萬里之外的異國他鄉,沒有年味,甚是冷清,在華人多的地區,可能還好一點,我住在內布拉斯加州(Nebraska)奧瑪哈(Omaha),中國人不多,加上在退休之前,大年初一照樣要上班,一點年節的感覺和氣氛都沒有。
想到以前過年時,全家人團聚,一起大掃除,媽媽開心忙碌地蒸年糕、灌香腸、醃臘肉準備年菜,抽空帶我們去添購新衣鞋襪,一片歡欣鼓舞的熱鬧情景,每每想到此處,心中難忍哀傷,總是淚眼不乾。
身處異鄉,每逢感恩節或是聖誕節時,看到機場人潮和公路上擁擠的車輛,人們從四面八方趕回家和家人團聚,心裡總是十分羨慕。媽媽在世的時候,我們也是興奮地趕回她身邊歡聚,而眼前一片迷茫,不知道應該何去何從?
父親很早就去世了,媽媽獨力撫養我們長大成人,可以安享晚年之時,卻撒手人寰。在異鄉飄泊,媽媽臨終時,我未能隨侍在側,這是我終身的遺憾,回首前塵,心中萬般地不捨和悔恨,媽媽不在了,鄉愁何時休?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