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要衣裝
我住的社區位在北加州灣區的桑尼韋爾(Sunnyvale ),是人們所熟知的矽谷科技區。八成以上鄰居是科技公司的工程師,有些家中有幼兒。
緊鄰的夫妻,有個不到四歲、帶著嬰兒肥的漂亮女兒。我告訴她的父母,她是小楊貴妃。父母每天都給她穿上像小公主的漂亮童裝。無獨有偶,斜對門芳鄰,也有一個將近五歲的小女孩,也是每日穿著小公主衣服。
我的幼兒時期,成衣業尚未成氣候,母親使用家用縫衣機,看著日文雜誌,替我做花布小洋裝,鄰居的母親們都讚賞不已。後來我們家的女眷,都在家附近的一個陳太太開的裁縫店,自備布料,請她的員工裁製衣服,她的店生意興隆。
到了上台南成功大學的時期,在台北古亭女中任教的大姊,給我買很多洋裝成衣,我每天上課都穿著那些美服,心情特別好。有一天一個同班男同學塞給我一封短信,上面寫說我每天都像在服裝表演,大學是求學的可貴時光,不應浪費在打扮穿著,我為此在宿舍內哭了一個晚上。
如今大學畢業已經多年,同學的名字已經泰半不記得,唯有這個寫短信的同學我記得清楚,也記得當年我看完他的信,哭到不行,三個室友很有愛心地安慰了我一個晚上。日前告訴一個成大好友這件陳年往事,兩人都笑了一場。
移民到美國,拿到會計碩士,進入聯邦政府工作,我依然故我,喜歡置裝。白人同事們說我是服裝狂 ( clothes horse ),還告訴我,這是沒有惡意地稱呼一個喜歡穿著打扮的人。當年有幾家百貨公司,女裝又多又好看,周末我都泡在那些女裝部門。
衣服買多了、穿久了,就拿到慈善機構去,住家附近有一個大型活動貨櫃車,接受打包的捐贈,也有防癌協會接受的捐贈站。
我非常感恩我的父母,都支持女兒們對衣服的狂熱,父親每次在我們逛街回家,會要我們給他看看購物成果。也感謝我的兩個姊姊,她們都替我買衣服,我們都相信人要衣裝,外表可以增加自己的信心。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