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民調:川普支持率42%、不支持率52% 差距繼續擴大

10歲女孩大學畢業、直攻史丹福 成長方式顛覆想像

巴爾的摩印象

聽新聞
test
0:00 /0:00

許多年前,我們從佛羅里達(Florida)搬遷到馬里蘭(Maryland),臨行前同事跟我說,巴爾的摩(Baltimore)就是個爛橘子。巴爾的摩是馬里蘭最大的城市,在我心裡先入為主的印象,巴爾的摩是髒亂的存在。

第一次去巴爾的摩,卻是驚艷於她的明麗,也許這個城市有著某些髒亂的角落,但是內港(Inner Harbor)毋庸置疑潔淨而美麗。巴爾的摩港的海水藍若水晶,波光粼粼;港邊各式建築物鱗次櫛比,有亭亭玉立的橘色高樓,有三角形屋頂的藍玻璃房,有童話般的紅房子,多彩的建築與清澈的海水交相輝映,景色如畫。碼頭水面上停泊著數不勝數的船隻,白帆點點,星羅棋布。內港環水大半圈皆是商店和餐館,紅磚鋪成的人行道泛著明媚色澤。

後來我們又多次拜訪巴爾的摩,得知巴爾的摩在美國歷史上曾經譜寫過濃墨重彩的一章:美國國歌便是在此處誕生,準確地說,是在巴爾的摩的麥克亨利堡(Fort McHenry)。

麥克亨利堡建在巴爾的摩海港旁的一個小半島上,是平面呈五角星狀的要塞。我們去的時候,正是一個起風的日子,海水翻捲著碧浪,草叢也如波浪般翻湧,草叢之間露出威武雄壯的黑色大砲。

一八一四年夏天,英軍入侵了美國首都華盛頓(Washington DC),一把大火焚燒了國會和白宮。緊接著,英軍開始進攻巴爾的摩,可是英軍在麥克亨利堡遭到民兵的奮勇抵抗,英軍晝夜狂攻,卻是屢攻不下。當時有一位名叫法蘭西斯.史考特.基(Francis Scott Key)的美國律師,在英艦上跟英方談判被扣留。他聽到英軍徹夜不息的猛烈砲火聲,憂心忡忡,以為巴爾的摩會失守。晨曦初露,他衝出艙外,一眼看到美國國旗仍舊在戰火硝煙中獵獵飄揚,激動感懷之下即興寫下了詩句,這首詩很快不脛而走,被人譜曲,一九三一年被正式定為美國國歌。

走進麥克亨利堡,一眼就可看見這面曾讓法蘭西斯.史考特.基律師感動不已的國旗,十五顆星十三條線,代表當時美國的十五個州。入口處有幾個房間,一個房間在播放電影,講述麥克亨利堡的歷史。影片結束時,莊嚴的國歌聲中布幕緩緩拉起,窗外正是那面在陣地飄揚的旗子。全體起立,摘帽,有人手按心口,有人輕聲合唱,有人眼含熱淚。巴爾的摩城下,英軍止步,這是美國歷史的重要時刻。

前些日子,我們又去一次巴爾的摩,這一次是去探望女兒。女兒經歷了紐約的醫學院、費城的實習醫生訓練,最後在巴爾的摩醫院就職,於是我們就有了更多去巴爾的摩的理由。女兒住在海港邊上,從公寓的陽台上便可看見碧海藍天。從女兒的公寓樓下來,一條赭紅色的人行道靜靜延伸,一側是餐館,一側是碧水,這裡的水面靜謐安逸,有不少大鵝在水中嬉戲。當日天氣風和日麗,我們沿著人行道悠悠而行,駐足於一家高級日料店,這裡的食物精緻昂貴,馬鈴薯泥也擺得如花朵一般。我們坐在戶外餐桌上,海港對岸的美景盡收眼底,暖暖秋陽下,一面享受美食,一面和女兒閒聊,愉悅愜意。

對於巴爾的摩的印象,是明麗奪目的海港景色,是美國重要的歷史紀念地,因著女兒的緣故,現在又多了一份溫暖和牽掛。

費城 白宮

上一則

養一隻貓

下一則

雨林的子民

➤➤➤想要快速掌握最新時事?世界新聞網免費電郵報(eNews),為您精選世界大事、熱門議題、生活趣聞,透過電子郵件送到您面前,讓您精準掌握天下事...即刻訂閱>>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

世界新聞網為提供更佳的網站體驗,採cookies分析。如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
更多cookies、隱私權聲明可參考我們的「 隱私權與條款more > Worldjournal.com use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on our site. By using this site,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To find out more, read our update privacy policy.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