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賀錦麗若選加州州長民調超前群雄 紐森選總統多數說No

「為自由」華裔學人移民美國 如今「沒安全感」想回國

人勿遠慮

聽新聞
test
0:00 /0:00

古人云:「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然而,我的解讀恰恰相反:人若遠慮,必生近憂;對尚未發生的事情,沉溺於消極的思慮,會影響當下的情緒和心態。真正的人生智慧是:人勿遠慮,活在當下,珍惜每一天,這不僅是保持健康心態的關鍵,也是應對職場挑戰、生活困境,乃至衰老問題的實用策略。

職場不僅是體力的比拚,更是心智的博弈,心智脆弱,則容易在競爭中落敗,因此,保持心理健康和積極心態至關重要。我中年移民美國,隨後在紐約市府(NYC)任職公務員二十年,憑藉堅強的心智,我克服挑戰與外界干擾,始終保持高效表現,最終在困境中實現升職。

二○○九年我在紐約市公務局(DCAS)晉級考試中失誤,導致職務轉正和薪資調整面臨威脅。在公司裡,佯裝無視那些業績不如自己的同事投來的幸災樂禍的目光,甚至要忍受從未考贏職稱的下屬,反而獲得了升職的刺激。那真是一段令人煎熬的歲月。

那時,會計部門一位同事的表述,令我大為受益。她說:「在公司時,不想家裡的事;在家時,不想公司的事。」這簡單的策略幫她有效緩解了內心的壓力,我借鑒並作引伸:只專注於今天的事,明天的事情扔在腦後。瞬間,我就緩解了內心的焦慮。「人勿遠慮,活在當下」的策略,使我專注於眼前的任務,生活也變得更輕鬆。我的一名埃及同事曾對我說:「Don't kill yourself.」這句話的含義,正是我所領悟到的。

紐約市政府是一份「鐵飯碗」的工作,員工幾乎不會被解雇。天生傲骨的我,不屑於走終南捷徑,也因此為自己的性格付出了代價。經歷降薪、考試過關、追討職稱恢復等一系列挑戰,每當事到臨頭,我始終堅持不提前焦慮,而是專注於當下,最終一步步克服了所有困難。

「人勿遠慮,活在當下」,這一理念在日常生活中尤為適用於老年人。隨著年齡增長與體力衰退,人們常感歎時光流逝,覺得自己不再年輕。然而,我們無需過度擔心未來,而應珍惜當下。試想:十年後的我,未必勝過今日;反之,今天的我,無疑比十年後更具活力。因此,盡管我已年過半百,但此刻的我,無論精神還是體力,皆勝過六十歲時的自己,理應更加快樂。待到六十歲時,我或許會比七十歲時更為強健,那時又怎能不全心享受每一天呢?依此類推,不論上蒼賜予我多少歲月,活著的每一天都是餘生中最美好的時光。倘若總是憂心未來,焦慮七十歲、八十歲時的境況,提前為十年後的境況焦慮,豈非自找煩惱?人若遠慮,必生近憂,又如何安享當下?要學會快樂,就應該減少對未來的過度擔憂。調整心態,專注當下,這不僅能讓我們更好地享受生活,還能有效避免老年憂鬱症的侵襲。

孤寡老人又如何?兒女不孝又如何?老了無人照料又如何?不必焦慮,今天腿腳利索,今天就該高興。老邁之時,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到時再說吧。沒有遠慮,就沒有近憂,今天就是無憂無慮而快樂的。

當然,「人勿遠慮,活在當下」,並不意味著放棄對未來的規畫,例如退休和遺產安排等。未來固然需要理性規畫,但切莫讓它擾亂當下的平和與快樂,這才是最關鍵的。

紐約市 退休 埃及

上一則

台灣第1人登法國羅浮宮 郭彥甫退演藝圈9年近照曝光

下一則

讓我們別談論發生了什麼事

➤➤➤想要快速掌握最新時事?世界新聞網免費電郵報(eNews),為您精選世界大事、熱門議題、生活趣聞,透過電子郵件送到您面前,讓您精準掌握天下事...即刻訂閱>>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

世界新聞網為提供更佳的網站體驗,採cookies分析。如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
更多cookies、隱私權聲明可參考我們的「 隱私權與條款more > Worldjournal.com use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on our site. By using this site,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To find out more, read our update privacy policy.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