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塗是福
人總是要老的,而人們常唸道:「人老了要有五有,才能無憂。」
五有是「有錢、有窩、有老伴、有朋友、有健康」,可是老人要具備這「五有」並非易事,其中最難做到的是「有老伴和有健康」,人活到七八十歲時,夫妻不全占一定比例。七八十歲的老人,健康狀況良好,衣食住行能自理,也是不易的;而老人移民到美國,語言不通,又帶來諸多困惑。
在我待過的馬里蘭州(Maryland)蒙哥馬利郡(Montgomery county)幾個老人醫療護理活動中心,老人最常嘮叨的話題就是「老了日子怎麼過?」
誰都想過得快活些,但天不從人願,總有著夫妻不全、夫妻不和、疾病缠身、孩子不如意、住得不如意等煩心事。住在兒女家,隔代人話說不到一塊,嫌寂寞;住老年公寓,不識英語,電話聽不懂,信件看不懂,一有事就得找兒女,嫌麻煩。到老人活動中心,都是老人,有人說话了,可以玩麻將、打撲克、打乒乓、跳舞唱歌等自己喜歡的項目,不但不寂寞了,而且看病有人管,應該是滿意的;可是在一個幾十或上百人的集體裡,有各式各樣性格脾氣和愛好的老人,也常會看到不和的事情發生,尤其有些人火氣大,甚至還會動粗。想圖個安靜的老人,似乎找不到一塊自己滿意的淨土。
看來就算是有上面的「五有」,也很難做到無憂地安心養老。老人閒不住,不是想自己的事,就是在想孩子和別人的事。人老了以後顧慮很多,不怕死,就怕死得不俐落,卧床不能動彈,得麻煩兒女或他人。在老人中心,常有人摔倒造成骨折臥床的;糖尿病後期截肢、失明的;腎衰竭得洗腎的;失意痴呆的,每個老人都有不同的問題。
老人們聚在一塊,常說:「人老了,把自己管好就得了,孩子的事讓他們自己管。」嘴上這麼說,心裡卻老放不下,想著兒女四五十歲了沒有結婚,或結了婚沒有生孩,或閙離婚,或兒女、女婿、兒媳患病,或第三代不理想等。
尤其是女性老人,常為兒女的事睡不好覺,常為老人之間一點摩擦而氣不消。雖然知道操兒女的心沒用,和別人鬥氣沒意思,但就揮之不去、走不出來,折磨自己。
我想和老人們一起回憶我們一生的歷程。中國改革開放後,移民到美國的七八十歲以上老人,都飽受戰爭、動亂和飢餓之苦,甚至苦到命危;不光有苦,還有精神摧殘舆折磨。我們這一代老人能闖過一個個鬼門關,活到現在,是僥倖、是上蒼保佑,還要計較什麼?我們來到美國,又來到有親切熱情、服務及時且周到的老人醫療護理中心,更是幸運、幸福,使我們醫食無憂,更要珍惜。
操心兒女的事和生活中計較的事,讓你覺得不如意,事實是「哪能事事都如意,萬事只求半稱心」,更何況每個人都有個性、自己的活法和你不知道的苦衷,只能理解為上。
人老了活得健康,不讓兒女操心,就是對兒女最大的支持。老人辛苦大半輩子,到晚年該為自己活著了,能吃得香、睡得香,比什麼都好;「糊塗」一點比「聰明」一點好,刨根問底啥都想知道,可總是弄不明白的人,是痛苦的。人這一生難得糊塗,古人云:「樂知天命,隨遇而安,虛懷若谷,榮辱不爭。」我幾乎不管不問孩子們的事,外孫子常說我:「姥爺啥也不知道」,我聽了很欣慰,畢竟「糊塗」一點才是福。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