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不及說再見(二)

他喜歡旅行,但沒想到只是去坐個森林火車,也會發生這麼嚴重的車禍。森林火車他坐過兩次,照理沒有理由再坐,除非是要帶誰去。不知同行的人是誰?是不是安好?他問母親:「這次坐森林火車,我是和誰一起去的?」
「是你一個人出的門,」媽媽說:「你說你這次想要一個人單獨坐坐看。」
「是嗎?」他像是在問自己,一個人去旅行?尤其是去坐他已經坐過兩次的火車?這太不像他了。
「是的、是的。沒錯、沒錯。」媽媽斬釘截鐵的口氣讓他充滿懷疑,但他的確想不出來和誰一起結伴出遊。
「媽媽先回去收拾房間,你再睡一下。我明天早上來接你。」
他又昏昏沉沉睡著,空氣越來越稀薄、呼吸越來越困難的感覺回來了。有人在輕撫他的面頰,在他耳際輕柔地喚著他別睡著。他覺得這個充滿關懷與溫情的聲音很熟悉,很想睜開眼睛看清楚是誰。但霧氣瀰漫,怎也不看清楚緊緊抱著他、溫柔地讓他醒醒不要睡著的人是誰。無論他如何努力,就是什麼也看不清。
醒來後萬籟俱寂,燈光微弱,想來該是入夜了。
夢境很清晰,清晰得讓他認為,那是火車事故真實發生的事情。
那麼,她是誰?她到底是誰?
這是他親眼所見,還是他的幻想,或是夢境?無論是哪一種,最終都已成為他的記憶,如此真實。他想,他必須弄清楚。
●
第二天母親來接他出院,他原本想問母親,知道多少關於火車翻車的細節。但一看就知道母親一晚沒睡好,滿臉倦容,加上辦理出院手續繁瑣勞心,他決定回到家再說。
那個稱之為家的地方,一草一木、一磚一瓦他再熟悉不過了。可是,為什麼卻有著相當的距離感?
是因為他大學就離家了嗎?大學畢業後他仍住在外頭。沒多久新冠肺炎蔓延開來,他不記得他是繼續住在外頭,還是搬回家住了,他完全想不起來。每想釐清事情,思緒卻益發混亂,模糊混沌,身心俱疲。
他躺到床上,疲倦感襲來,同樣的夢境再次出現……
他醒來時已是下午了,母親不在家。
他知道記憶斷片了,但是他究竟跳過多少記憶?他想,或許他能在手機的相簿裡找到答案。
他是一個喜歡拍照的人,在按下手機按鍵時,就已經將生活記錄了下來。他也會拍一些風景,譬如說還不願意離去滿地銀白的冬雪、拖著長長尾巴掃過天際留下艷麗晚霞不願意下山的太陽,或甚至只是一張陌生寫滿滄桑的臉。當然更不乏朋友或同事聚餐、家人團聚的照片。
他急忙打開手機相簿,裡頭不乏家人合照、同事聚會這類的照片。兩年以前的公司和同事,看看照片就想起來了。但大約從兩年前的公司團體照上看來,他應還在同一家公司上班,和之前的團體照比照,有少掉幾位,也多出幾位來。對於這些新面孔,他完全認不出來。
相簿裡也不乏旅行照片,但只要是這兩年的,他都沒有任何記憶。照片上往往只有他一個人,而且數量不多,這倒出乎他的意料之外。難道他這兩年真的愛上一個人的旅行?太不可思議了。
他老覺得整個事件透露著不尋常的氛圍。
他看著、看著,隱隱約約想起之前他用的是剛換沒多久的iPhone 13,他現在手上握的是iPhone 16,以他每兩年換一次手機來看,他現在應該用的是iPhone 15。為什麼還沒到兩年,就換成iPhone 16?
他好奇地查了一下手機換新機時間,竟然是昨天!
這怎麼回事?是母親幫他換的手機嗎?為什麼?是火車翻車時造成手機損毀,母親因此幫他買新手機?
他還小的時候,因為雙親都上班,母親很早就幫他買了手機,家裡所有手機的設定都是母親處理的。母親是個做事很仔細的人,家裡所有的人買了電器、電腦,開了銀行帳號,都會上電腦某一個文檔去登記。誰若添加或更換新資訊、密碼,都自動即時更新資訊。也就是說,誰若想去「偷窺」其他人的帳號、密碼,其實都是可以的。但他們家各自尊重對方,從來沒有人去做這件事。
他不由懷疑母親為他換新手機,讓iCloud儲存的照片同步存入新手機時,是不是過目了這些照片?
他打開Twitter、Instagram,看不出什麼差別。但臉書,感覺這兩年寫的好像就是少那麼一點。
是少了什麼呢?他只要這麼想,就覺得心裡好像缺了一個口,變得空空洞洞的很不舒服,但又說不出個所以然來。(二)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