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紐時:梁成運從中國愛國人士到美國間諜的不凡人生

專家提醒:退休後被常低估的5項花費

選在伊朗刺殺哈尼雅原因曝光 時機點也有特別意義

哈瑪斯領袖哈尼雅7月30日出席伊朗新總統就職典禮(如圖),7月31日凌晨於德黑蘭住處遇刺身亡。(美聯社)
哈瑪斯領袖哈尼雅7月30日出席伊朗新總統就職典禮(如圖),7月31日凌晨於德黑蘭住處遇刺身亡。(美聯社)

巴勒斯坦武裝團體哈瑪斯領袖哈尼雅(Ismail Haniyeh)7月31日在伊朗遇刺身亡,外媒分析指出,幕後主使刻意選在德黑蘭,時間點又是新總統裴澤斯基安(Masoud Pezeshkian)宣誓就職不久後,除了意在羞辱伊朗當局,同時釋出已經滲透國家安全機構的訊息,並且讓德黑蘭陷入進退兩難的反擊盤算。

影片來源:世界新聞網 一洲焦點

歷年伊朗新總統上任,多半有數個月時間適應政局,包括掌握核武升級、敵國衝突與西方制裁等日趨升溫的外交態勢,可惜伊朗新總統只有區區10小時。裴澤斯基安30日在德黑蘭宣誓就職,10個小時後,哈尼雅在31日凌晨2時當地住處遇刺死亡。

對此,哈瑪斯31日聲明指控以色列是幕後主使,以色列則拒絕肯認或否認指控。倘若刺殺主謀是以色列,那麼選擇行動的時空背景具備什麼意義?

紐約時報指出,一名資深美國官員31日分析,以色列大可以選在中東地區任何地方暗殺哈尼雅,偏偏挑了伊朗德黑蘭,還是80多國政要均出席的總統就職典禮後,期間首都維安應該滴水不漏,戒備森嚴,這說明暗殺者在擊殺哈瑪斯領袖的主要目的外,更是要讓伊朗難看,同時警告新領導人其國家安全體制已經被深入滲透,以色列要襲擊伊朗易如反掌。

裴澤斯基安競選團隊的主要領袖畢曼內什(Ali Akbar Behmanesh)事後在訪問中表示,「這起攻擊大大打臉伊朗在中東地區的地位。羞辱了我們的國家,危害到整體國家安全體制,顯示我們的情報出現嚴重漏洞。」

此外,耶路撒冷郵報更直言「在卡達擊殺哈尼雅固然理想,但是選德黑蘭更好」,其援引消息人士指出,選在德黑蘭是要讓伊朗陷入是否回擊的兩難,讓國際關注伊朗是否反擊、如何反擊以及強度是否導致中東局勢升溫。

對此紐時簡略列出不同的報復會有相應的後果,如果預設以色列作案。

如果伊朗直接射飛彈攻擊,像是4月繼45年來首度直接行動的話,雙方交火很容易升級。

如果交給代理人動手,比如讓黎巴嫩民兵組織真主黨加大對以色列北部的施襲力道,或者由葉門叛軍青年運動擴大在紅海行動,衝突很可能蔓延到黎巴嫩,或者造成美國海軍必須出手的局面。

所有可能選項中,最具風險的不外乎伊朗決定在核武發展上邁出最後一步。

伊朗這幾十年來一直在生產核燃料,近年濃縮燃料程度接近核彈水準。儘管美國情報評估指出伊朗始終沒有製造出真正的核武器,但是伊朗領導人近幾個月已經公開表示重新考慮該決定。

伊朗 以色列 哈瑪斯

上一則

俄羅斯展開戰術核武第3階段演訓 模擬部署發射

下一則

澤倫斯基:盼中國加強對俄施壓 終結俄烏戰爭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