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美增關稅 歐盟、中國「共同利益」漸走近
在美國關稅威脅下,德媒報導,在同樣面臨美國關稅威脅的情況下,歐盟和中國正在走近。歐洲議會國際貿易委員會主席朗格(Bernd Lange)表示,歐洲與中國「有許多共同利益」。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稍早也表示,希望再次「培養和深化」與中國的關係。因此,遭擱置多年的「中歐全面投資協定」可能「敗部復活」。
德國明鏡周刊報導,過去四年,在前美國總統拜登政府的壓力下,歐盟不斷與中國發生衝突。自從美國現任總統川普對俄烏衝突採取與歐洲不一致的立場,並以關稅威脅歐盟以來,歐盟和中國走近了。
報導稱,不久前,中國還被比利時布魯塞爾視為全球經濟的「壞孩子」。范德賴恩去年7月在提到中國時使用「更具侵略性的態度」和「不公平的經濟競爭」等措辭。「然而,六個月後,她表示希望再次『培養和深化』與中國的關係。」
報導說。在今年1月舉行的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范德賴恩表示在可能的情況下,可以擴大與中國的互利貿易和投資關係。
環球時報評論稱,讓德媒做出如此分析的證據是歐盟貿易專員訪問北京的計畫。此前,香港南華早報披露了這一消息,但歐盟與中方並未證實。明鏡周刊1日稱,已獲得歐盟發言人的證實。
與此同時,朗格呼籲重新重視與中國的對話,「我們與中國在氣候保護和國際貿易方面有許多共同利益。」他說,「我們不能忽視14億人口的市場。」
報導認為,中歐之間在貿易上存在一些分歧不是問題。比如去年秋季以來,歐洲對進口自中國的電動汽車加徵關稅,雖然談判很艱難,但雙方也並非不能達成最終協議。
另據德國商報日前報導,朗格在范德賴恩訪印討論經貿合作後表示,歐盟與中國於2020年達成的「中歐全面投資協定」「可能重新回到議程上」。
明鏡周刊稱,中國汽車製造商計畫在歐洲生產,歐盟工業界又希望與中國競爭對手建立合資企業,以便獲取技術利益。報導援引朗格的話說:「如果能確保在歐洲創造足夠附加值,我們就應該為此類合作掃清道路。」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