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聯邦與MTA達成協議 堵車費最短可收至10月底

紐約皇后區長籲電費凍漲 要電力公司撤回提案

新加坡幫珊瑚搭 「組屋」復育 10年拚移植10萬株到海裡

聽新聞
test
0:00 /0:00
新設施設有六個水箱,可養殖多達3600株珊瑚(視頻截圖)
新設施設有六個水箱,可養殖多達3600株珊瑚(視頻截圖)

為大規模培育珊瑚,新加坡國家發展部長李智陞日前宣布「10萬株珊瑚計畫」,新加坡公園局將在聖約翰島設立珊瑚養殖設施,在水箱裡以搭建「組屋」的方式養殖小珊瑚,這是新加坡最大的珊瑚修復計畫。

聯合早報、亞洲新聞台等新加坡媒體報導,李智陞日前在聖約翰島海洋生態研究中心宣布「10萬株珊瑚計畫」(100k Corals Initiative),並表示新加坡公園局將在聖約翰島設立珊瑚養殖設施,藉先進技術大規模培育珊瑚。未來10年後,將養殖10萬株珊瑚並移植到海裡,以修復退化的珊瑚礁、建立新群落。

新設施預計明年第2季全面啟用,每年培育多達1萬株珊瑚,民眾屆時也可透過展館走廊參觀。李智陞指出,珊瑚礁是珍貴棲息地,擁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同時能成為基於自然的海岸措施,避免海岸線被侵蝕。

聖約翰島設立的珊瑚養殖設施,是在水箱裡以搭建「組屋」的方式,養殖一排排直立堆疊的小珊瑚。

報導指出,珊瑚礁有助於促進健康的海洋生態系統,但氣候變遷與人類活動,正對珊瑚礁構成嚴重威脅,從海洋暖化與汙染,到過度捕撈,都導致全球的珊瑚礁急速消失。

新加坡公園局等機構今年7月發現,聖約翰島、拉扎魯斯島(Lazarus Island)和龜嶼等地的珊瑚礁出現白化狀況,但近幾個月海水轉涼,一些珊瑚生長狀況已恢復正常。

李智陞表示,雖然在監測和修復珊瑚礁方面的工作已完成不少,但仍可以做得更多,以確保珊瑚礁得以長期存活。

由新加坡當局推出的第一階段海洋生物多樣性調查於2010年至2015年間進行。

今年10月當局啟動第二階段調查,包括針對重點區域進行調查以瞭解生物的分布和密集程度,以及對新判定的區域和生物群體系統進行調查,研究生活在珊瑚礁內部的微型生物和生態系、促進珊瑚生長。

新加坡在聖約翰島新設立了培育珊瑚設施,政府計畫10年復育10萬株珊瑚,並移植到海...
新加坡在聖約翰島新設立了培育珊瑚設施,政府計畫10年復育10萬株珊瑚,並移植到海裡。(視頻截圖)

新加坡 氣候變遷 暖化

上一則

美製火箭助攻 烏軍摧毀俄軍燃料列車和補給線

下一則

雪地北韓兵屍體震撼曝光 俄軍見烏克蘭無人機來不及收屍

➤➤➤想要快速掌握最新時事?世界新聞網免費電郵報(eNews),為您精選世界大事、熱門議題、生活趣聞,透過電子郵件送到您面前,讓您精準掌握天下事...即刻訂閱>>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

世界新聞網為提供更佳的網站體驗,採cookies分析。如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
更多cookies、隱私權聲明可參考我們的「 隱私權與條款more > Worldjournal.com use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on our site. By using this site,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To find out more, read our update privacy policy.

我知道了